「當一件事好到不像真的,那通常就不是真的」 龐式騙局輪不到你

 昨天又一起經典的龐式騙局新聞,新聞內容是一名自稱飼料業務的男子,藉由鼓吹投資養雞,以每隻小雞20元的金額投資,養三周後轉賣每隻可獲利2至5元,其中一名被害人起初半信半疑只投入10萬元,經過三周後連本帶利拿回12萬元,之後又陸續獲利了幾次,使他呼朋引伴,先後又投資700萬血本無歸,更傳出有人被詐騙2000萬元。


經典的龐式騙局是以後金貼前金的方式,為了增加後金的數量,有些會以像老鼠會拉下線可以抽成,或是以超高利潤、期間限定等等話術吸引資金。這個案例只能從新聞為數不多的線索了解,但應該也不例外,先以身份(飼料業務)及養雞實照取信,並經由初期投入的獲利者口耳相傳,最後收網時或許還限定了時間,才誘使被害人急於發財而投入大筆資金。
《投資最重要的事》裡有一句話,當一件事好到不像真的,那通常就不是真的。時時把高獲利伴隨高風險這件事放在心裡,這個案例的獲利是每三周15-20%,以每月15%複利一年收益率可達430%,有這種投資機會時,應該先問他的風險在哪裡?如果風險很低的話,不管是飼料業務,甚至故事中小雞養大後的買主豈有不投資的道理,事實上就是沒這麼好的事。

以我的投資經驗為例,之前提到過我有在自家屋頂投資太陽能板,因為金額也很大,而我本身對太陽能相關產業完全不了解,所以我先了解太陽能的功率、日照時數、發電度數計算收益,並在市面上的認購網站上認購太陽能板,經由實際的監控數據複核我的計算,並與認購網站業者了解相關風險,再找屋頂太陽能的建置廠商來重複檢核,確認已經相當了解風險及後續的維護管理費用後,才敢放心投入,雖然花的時間心力多很多,但也唯有這樣才是對自己的投資負責的方式
不管是龐式騙局或是投資泡沫,最後投入的投資人總是會血本無歸,而這些投資人都犯了相同的錯:做了超出自己能力範圍的投資,對風險的了解不夠詳細,而且都犯了錯失恐懼(FOMO)。當做反面案例來看,如果能避免上述的錯誤,龐式騙局的受害人就輪不到你。
三明治先生
三明治先生
文章: 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