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力的思維

 看我文章的人會知道我是比較偏價投或指數派的投資人,一直以來看的書也都是我的投資心法類型的,然而近期才看完《亞當理論》,今天又要介紹這本日本知名當沖客cis的著作,並不是想改為動能交易甚或當沖,其實是之前我曾經在文章裡說到,要保持開放的心態廣泛接受各流派的投資理念,平常就知道這是好做法,但只有經由文字寫出來後,我才真正加以實行,這也是我當初寫作的初衷,不斷提醒自己做對的事。關於這本書我先說結論,雖然我並不打算接受短期交易,但這本書確實是值得一讀。


作者是日本的專職投資人cis,據說他從300萬(日元,下同)開始,只花不到20年賺到超過230億,投資方法是以當沖為主,採極端的順勢交易,因此也有人稱之為瘋狗流,雖然勝率不是很高,但靠著瘋狗浪般的高獲利加上嚴格的停損策略,佐以頻繁的交易次數,讓他能有讓人驚豔的績效。對他來說基本面不如一碗泡麵,因為股價已經是所有投資人公認的答案,不論認為它是便宜還是昂貴,只要還在上漲他就不會賣出,只要還在下跌他就不會買進,cis就是如此一個純動能交易人。
說到這裡,其實本書的投資理念跟《亞當理論》滿雷同的,但與之相對這本書讓我看得饒富興味,因為這本書是出自一個動能派的模板大師,卻闡述了許多在價值投資中也能適用的道理。作者的理念是經由不斷的假設後挑戰自己的假設,多次試驗後獲得大量數據做成結論,卻與價值投資領域經由理論及歷史回測得出的結論有許多不謀而合之處。讓我不禁思考,如果經驗能與理論相互呼應的話,能不能奉為投資的圭臬呢?
作者不贊同長期投資,因為「明天都不知道了,怎麼預料一年、五年或十年後的事」,同時他也認為不同於短期的零和,長期的經濟成長是可以增加市場總資產的規模,只是跟不上虛擬貨幣等新興經濟的稀釋。另一方面價值投資派也是秉持相同信念,只是解釋方向不同,在風險的認知上,作者認為正因為無法預料之後會發生的事,所以抱股不可過長;價投派則認為正因無法預料之後會發生的事,所以要將時間拉長消除短期的各種風險。在操作上,作者認為所以個人資產是不進則退,必須要積極從市場「搶錢」;指數派則認為要勝過大盤只能依賴運氣,應該穩定獲取市場平均報酬。就像學習同一套心法的兩個人,只因目的不同衍生出截然不同的武功招式。
雖然作者奉行順勢操作,但他也樂於抓重大利空消息公布時的超賣,雖然他的基礎是人性總是會因恐慌而反應過度,但對長期而言公司的股價是不是也常因為反應過度而被嚴重低估呢?他也曾抄底過不少次,2006年活力門負責人因虛假交易逮捕,他就投入大筆資金,雖然是虧損5億收場,但在2008年他不屈不撓,又抄底了REIT(不動產投資信託),結果虧損了6億。以為他從此走向「正途」了嗎,在2015年日股暴跌時又進場抄底,而且據他估計,如果有一半的個股跌停的話,他可能會血本無歸,雖然日本的跌幅限制約30%上下(區間定額),但如果你對台股盤中1417跌點還記憶猶新的話,應該也會為作者捏一把冷汗,而這次交易他賺了40億。
作者也在書中建議,長期投資因為不景氣而虧損的公司,又建議景氣好時購買股票要特別當心,就是這樣一個死動能派,卻常常可以看到價投派的影子。
作者是個很愛遊戲的人,在「天堂二:革命」中課金超過9,000萬,國中就靠著研究柏青哥機台(當時法令還不嚴格),並雇用同學去代打(因為作業時間太長)賺取穩定獲利,在高中畢業存到200萬,大學又鑽研了各項遊戲,並取得不俗的成績,同時繼續他的柏青哥事業,賽馬、牌桌也都沒放過,畢業時存款超過1000萬,他曾說他的錢只會用到市場及好玩的遊戲,好勝及好賭個性可見一斑。也許這也是體現在他的交易策略上,不可能期待一個從國中一直靜不下來的個性,在投資上卻能忍受枯燥的長期指數化投資,但如果你的投資路不像他這麼順遂的話,為了現實考量,建議你還是靠遊戲讓你的生活不那麼枯燥吧。
三明治先生
三明治先生
文章: 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