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力ー21世紀人體稀土

 有沒有想過你一天的注意力都用在什麼地方,早上起來先看一下手機,吃早餐時滑手機看八卦新聞,上班路上可能用podcast聽音樂,上班不時看一下股票五檔的跳動,下班後逛社群、玩個遊戲準備睡覺。自從電子產品發明後,人們的生活跟以前大不相同了,以前每個時間做一件事,現在隨時都是多工處理,結果可以用的注意力似乎不增反減。在21世紀,注意力是個人最重要的稀缺資源。


想像一個超級勤奮的人可以在電子產品的幫助下做到什麼事:早上起床邊吃早餐邊看一些挑選過的好文,上班路上邊聽有聲書,上班時多餘時間學習工作軟體的使用,下班後找本好書看看,也許再加點運動(邊聽有聲書)。

其實大多數人不是甘心泡在社群網路,畢竟一般來說社群網路你真正關心的人可能不到10%,其他的可以算是雜訊。然而最大的問題是,空閒時間無所是事,所以與其說是「想」滑手機,倒不如說是消磨時間。

然而最粗略的估計下,一天靠電子產品的多工處理功能,至少可以幫你增加2個小時以上的時間,如果使用在《生活槓桿》裡提到的方式(例如1.5倍速有聲書),可以把時間做更有效的處理。大多數人在離開學生時代後,一天用來學習的時間都少於1小時(很多人學生時期也沒有),所以如果你能每天使用一小時投資自己,試想你能超越多少人。更河況學生時期大約20年左右,而一般人工作期間近40年,足足是學生時期的兩倍。

為了達成這個目的,你不需要去「戒」滑手機、社群網路、遊戲等等,只需要找值得投資時間的東西,也許是一個優質部落格、Podcast、YouTube等,或是進階點花點錢買書籍、線上課程之類。要戒除習慣畢竟比較難,但事實是,大多數的休閒你其實沒那麼喜歡,而你真正喜歡的,你一樣可以縮短時間繼續進行,甚至你若有很多難以利用的零碎時間(例如上下班車程),只要買幾本有聲書就能無痛轉換成學習了,並不會佔用你真正喜歡的娛樂。

投資最重要的是時間,投資自己也不例外,注意看看自己每天注意力都用去什麼地方,思考一下那是不是你真正喜歡做的事,或是更偏向打發時間,試著調配一些時間,找一些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有些人上下班特別遠,在車上有車上的學習方式,有聲書會比較精簡,但如果不喜歡過於死板,使用Podcast也無妨。如果有完整時間的話,看書會比有聲書更有效率,一樣,找些比較輕鬆的部落格也是一個方式,只是會花很多時間在搜尋,但也比沒有好。

當許多人說著自己沒時間學習,其實每個人一天都是24小時,而注意力卻是你可以控制的,大部分都是還沒找到適合的方式,也許之前不認識這些方式,也或許是覺得自己需要脫離忙碌工作壓力,「放鬆」一下,但仔細想想一天「放鬆」的時間佔了多少,再想想人生還有多長,記住每天進步1%,365天就能進步37倍。
三明治先生
三明治先生
文章: 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