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開戶多就代表高點到了嗎?擦鞋童理論已經不適用了
台股從今年以來年輕人開戶數一直有上升趨勢,近期也有新聞指出,3-10月30歲以下年輕人新開戶數達23萬,從3月加權指數約16000點,到現在雖然挑戰18,000點失利,但也還有超過17,000點了,這期間開戶有獲利的應該佔多數,但也讓人想起那個經典的「擦鞋童理論」,當擦鞋童都在跟你討論股票,甚至能跟你報明牌時,高點就不遠了,真的是這樣嗎?
擦鞋童理論得以成立,是因擦鞋童是當時社會較低層的階級,收入相對低很多,資金較少且比較少機會接觸股票市場,更別說投入努力賺得的錢買股票。當連這樣的人都進市場投資,並能講出一套股市道理時,代表股市熱度極高,也代表可能再沒其他資金會投入股市,而高點也就不遠了。
擦鞋童理論有其合理性,但是否可以直接套用在當今社會則有待商榷。該理論是1927年由老甘迺迪(Joseph Patrick “Joe” Kennedy, Sr.,美國甘迺迪總統之父)提出的,我們知道1929年美國開始「大蕭條」,這也使這段話廣為流傳並形成強力敘事,但其中還有幾個你應該但未必注意到的地方。
- 第一是在1927年間買賣股票的人在整個社會約佔10%,在如此低的比例裡,連擦鞋童都能聊股市的狀況,比起現在約50%的人都有開戶,加上股市經過近百年,法規與交易方式的發展,對年輕人或門外漢都已友善許多,因此現在年輕人進入股市的難度跟1927年擦鞋童要能買賣股票的難度完全不能相比。
- 第二,老甘迺迪雖然是銀行家,但一般認為他是在股票市場賺到後來財富的,在《群眾的瘋狂》認為是經由「炒股團」※的方式獲利。考慮到這個可能性,也許股價就是他的團隊自己炒上去的,或許他是早就經由股票經紀人提供的資料看出別人沒看到的資訊,藉此知道股票市場當前生態,也可能根本沒有跟他聊股票的擦鞋童,誰知道呢。
- 第三,在1927年這句話被提出後,又過了兩年到1929年10月才開始黑色星期四的崩跌,如果你看了上禮拜的新聞,因為相信年輕人開戶熱度高而不敢投入股市,可能要經歷一段長時間的軋空手過程,一旦意志不堅認錯買回,可能套在更高的點,短期股市中看法對錯只佔了一小部分,時機才是影響獲利的重點。
我認為擦鞋童理論已經不適用現今股市,尤其對年輕人來說,不同於社會歷練較久,相對累積了較多積蓄的投資人,年輕人投入股市是以薪水定期投入者居多,所以暫且不論對心理的影響,如果股市真的在兩年內崩盤,對持續投入30年以上的投資人來說只能算小波浪。與其擔心擦鞋童是專心擦鞋還是在炒股,不如花時間思考自己的投資方法。
雖然我不完全認同擦鞋童理論,但新開戶的年輕人比起開戶較久的(老)人還是有罩門,就是沒經歷過前次泡沫洗禮,只有親身經歷或了解歷史的人才會抱持懷疑,通常在市場瘋狂時會被認為是老古板。在股市相對高點過於樂觀不是個好主意。
有幾個角度幫助確認自己是不是擦鞋童。你進股市是想大賺一票還是承擔風險獲取合理報酬;你買入的依據是聽說(新聞、明牌)或是自己研究(財報、未來前景等);你預計持倉是以日(小時?)計或是以年計;如果上述問題你都是屬於前者的話,那你可能就是那個擦鞋童。
※炒股團:配合券商內部的證券經紀人,獲得個股買賣資訊以預測籌碼的分佈狀況,佈局完再藉由相互買賣推高股價.最後再配合媒體放出利多消息,等到一般投資人進場推高股價後出貨,藉此大賺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