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與想要,別把想要當需要

 人每天睜開眼睛就得花錢,吃的喝的用的開的,既然每天都得花錢,該怎麼花就是大學問了,哪些是「需要」,哪些是「想要」你會分嗎?一般人想到省錢都是每天少喝一杯飲料、蝦皮領折價券少花個40元之類的,這些也不能說不重要(而且很有成就感)。但更多人忽略了許多更大筆的花費,可謂因小失大。其實許多人不是不想省錢,只是常把需要與想要搞混罷了。


我認為,在「需要」的東西要以企業經營的角度看,必須要有不可取代的需求功能,且成本最低才算,不符合的就得歸在「想要」。舉例來說,我需要洗碗機,因為我認為每天半個小時的洗碗時間可以讓我做更多事(有產值),如果我一定要省下這半小時,只有請個傭人才可替代,而傭人比較貴(成本考量),所以洗碗機自然是歸類在「需要」。投資上我認為訂閱制的產業分析除了可以幫我節省時間外,許多成果叫我研究一個禮拜也沒辦法完成,而相較於所付出的成本,在投資上為我帶來的收益是筆划算的投資,所以也算在「需要」。

「想要」既然不是不可取代的功能,且可能有成本更低的做法,某種程度就代表了揮霍(或稱小確幸)。想喝飲料、想吃牛排、想看電影、想略過YT廣告、想課金、想扭蛋,這些都是直觀的想要,一般人也不至於會搞不懂這些是額外的花費,只是克服不了內心的慾望而已。但有一些東西是需要混合想要,一般人會以所佔比例區分,也就是這東西看起來是需要或是想要這類簡單的分法,但運用上述區分法可更精準分類,因為這類東西通常金額都比較高,精算後可以為你省下不少額外的花費。

許多人會認為我「需要」一台車,結果這台外型不滿意,那台性能不夠猛,在業務員的慫恿下又捏了一點,最後買了一台超過預算不少的車,再來說沒辦法因為我「需要」一台車。千萬別這麼做,讓我們運用企業的思維重新思考一下。首先你需要一台車,因為通勤或是假日全家出遊的需要(方便性也算是需要的考量),要符合需求成本最低的方式是中古車,再依後續維修成本(包含維修頻率的機會成本)考慮車齡。如果你的身份不允許你開國產車(雖然很俗氣,但現實就是有這種情況),那進口車就變你的需要,再從其中挑選你所需要的車況。

如果你基於成本考量挑出了一台中古車價100萬的進口車,經過評估已經沒有其他能符合你需要,成本又更低的選擇了,但你想了想,再貼20萬元有另一台你更喜歡的車,車帥馬力強,開起來就是爽。也不是不行,只是要清楚這筆花費裡有100萬是需要,20萬是想要,也就是大可以多省下20萬。只要經過了這層考慮,雖然還是有多花錢,但絕對比不經思索的額外花費省得多,而且本來多花了錢還以為是不得不花,現在省了錢還賺到揮霍的爽感。

另外在買車上還有另一個常見心理帳戶的誤區,許多人買了車就順便換了音響、輪框、大燈等等,因為他們把這些東西歸類到買車的心理帳戶裡,相較買車的花費,換這些東西其實只增加車價的幾個百分比。相信看完這篇的你應該很清楚問題在哪了。
三明治先生
三明治先生
文章: 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