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的幻覺》:用科學探討人性,要對抗人性,唯有依靠理智
我是個不喜歡排隊的人,一直無法理解為什麼要排一個小時以上去吃名店,有一次我捨棄了人很多的拉麵店,轉往附近一家門可羅雀的拉麵店,結果讓我深刻領悟到群眾的智慧,邊吃麵心裡不斷在想為什麼要自作聰明,從此以後我痛定思痛,儘量先訂位。
這個例子跟過往每次的群眾瘋狂的原理相同,就是「從眾效應」。想像一個石器時代的人,如果看到大家竄逃,卻還在思考原因而沒有立即行動,他的基因應該能很難留下來,經過250萬年的時間早已將不適者淘汰殆盡。人類自石器時代至今約300代,即使早已不會在路上遇到猛獸,也很難評斷這種反射動作是好是壞,但還不足以修正這個不太靈光的基因。
有關群眾的瘋狂事蹟,從比較典型的《異常流行幻象與群眾瘋狂》到諸如《漫步華爾街》等投資書籍也會有許多瘋狂事蹟,從燒女巫、末日說到鬱金香、南海泡沫等,人好像就是不斷犯錯→記取教訓→忘記教訓→再犯錯。要寫這本書的心得不得不與《異常流行幻象與群眾瘋狂》相比,這本與前書相比,較多著墨於宗教類的瘋狂事蹟,另外就是在腦科學研究較完備後,作者試圖使用科學方式了解當時人們到底在想什麼。
即使你看過《異常流行幻象與群眾瘋狂》,本書還是相當值得你一看,原因有三個:
一、本書不斷用科學、演化角度探究每次的事件起因,除了讓你更容易了解事件全貌外,也從中知道人性的弱點,幫助自己不要成為下一個瘋狂事件的主角。例如書中提出了「從眾」的另一個解釋:人類從非洲發散到世界各地,從西伯利亞到亞馬遜雨林的時間太短,僅約一萬年之譜。但基因的改變沒這麼快,因此要讓群體快速學會大衣、獨木舟、草帽的做法,最快也最簡單的方式就是保留「模仿」的基因,只要有一個人學會,其他人就可以跟著做,比起花上幾千年讓「技能」變成「本能」要容易得多。與之相對的,動物遷移的速度慢得多,所以動物們常常具有與生俱來的本能,例如蜘蛛出生就會織網、變色龍出生就會變色等。
二、在宗教的瘋狂事件描寫得相當詳細,我個人比較少見到描寫宗教的狂熱的書籍,作者身為美國人,描寫了許多基督教從過往到現代的瘋狂事蹟。即使我不是基督徒,但一樣看得津津有味,我相信你一定也可以。書中描寫最多的當屬「末日論」,也就是相信有一天世界會毀滅,耶穌會復生,而被選中的人可以「被提」。這個題材放在歷史課本裡就只是個故事,但書中提出許多現代發生的例子,其中也有造成近百人死傷的事件,就是發生在1993年的美國,大衛教派的韋科鎮事件。雖然911世界規模更大,但大家已經習慣直接把回教徒貼上某種標籤後置之不理,看到美國人在近代也會發生這種事件後,再回去看看其他時間較久遠,宛如歷史課本上的事件,或許會覺得距離自己沒這麼遙遠。再提供一個書裡的數據,2010年統計,有35%的美國人相信有生之年耶穌會再臨,也相信「被提」,所以歷史會不會再度重演,沒人知道。
三、作者本身是金融理論家和神經病學家,這代表他對腦科學與金融知識有過於常人的判斷,,因此在書裡不僅可以看到過往案例的精闢解析,也能了解許多經科學證實的知識。例如書中提到的,明斯基(Hyman P. Minsky)提出的「金融不穩定假說」,指穩定的金融環境中,貨幣不可避免地從安穩處轉移至投機處,最後事情失控後投機者變得謹慎後金融市場才又回歸穩定。這個學說幾乎完美詮釋了本書裡所有案例的來龍去脈。
如同《快思慢想》所寫的,人類至今大多是利用系統一(指未經思考的反射行動),這本書綜理了過往的案例,人們總是會不斷追逐著群眾的狂熱勝於自己的判斷。如果你不想成為下次的主角,如果你想記取別人的教訓,那你應該買這本書;如果你喜歡《異常流行幻象與群眾瘋狂》,更不該錯過這本升級版,因為要對抗人性,能依靠的只有理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