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停看聽,別一開口就說不

 屋頂裝太陽能板已經行之有年了,但我是到去年間發現坊間有諸如中租、陽光伏特家等網站在販售太陽能板的權利,才注意到這項投資。


最先吸引我的是6%的內部報酬率(IRR),這項數據雖然不如長期投入股市的回測報酬,但做為穩定配息的選擇其實是很不錯,也樂勝儲蓄險或定存。

仔細深入研究後,如果屋頂自建太陽能板的IRR更高達10%,這是非常吸引人的穩定現金流,當時就希望能藉由太陽能板創造現金流,再配合定期定額的指數化投資累積資產。

但問題來了,每天的日照時間都不一樣、太陽能板的效率可能也會遞減,事情真的能這麼樂觀嗎?

為此我看了網站的計算式,覺得算法相當合理也有所本,該算的遞減也都算了,再來就是實際跟理論有沒有差距了。

我先在上述的太陽能板網站購買了2塊太陽能板,等到實際上線後觀察每天的發電時數,發現以第一年的狀況,6%的IRR還稍嫌保守,因此我推斷就算計入折減的因素,應該不會相去太遠。

可是要自建太陽能板還有其他因素:屋頂會不會漏水、太陽能板會不會損壞、清潔的費用、保險的計算等,等到我一一瞭解克服後,除了自己投資外,我也推薦給家人。

我才發現大部分的人對投資未知的事物是帶有排斥的,可能大家看多了受騙上當的新聞,看到沒聽過的投資時,一般人是想能不碰就不碰。

家人第一個想法就是, 海邊風大,板子飛走怎麼辦。我向他們解釋海邊日照時間更高,而且我本身有結構專業,在物理上解釋桁架系統受風力低,不太可能會被吹走。

再來就是屋頂會不會漏水、保固問題、設備更換的費用等,等我解釋完後,只剩一些問題需要確認時,我便連絡建置廠商過來討論。

建置廠商業務帶了一些資料過來,而我也準備了一些問題,最後家人們看我幾乎把業務人員問倒,才姑且相信了我,拿出資金投資。

家人是一回事,或許他們知道我本身的專業。但跟其他人講到這項投資時,發現更是退避三舍。

大部分人都會說,不可能這麼好賺,如果這麼好賺,怎麼路上看到的屋頂太陽能板那麼少。

我本想說,投資少是因為有太多因素要考量,一般人未必有能力了解,而且還得拿出一筆資金,必須了解、同意、資金三項因素缺一不可,自然比較少人符合,但只要看了工廠、牛舍、雞舍的建置率就知道這是項值得的投資。

但每次我話還沒說完,人家早已沒耐心聽下去。

最近我自建的太陽能系統已經併聯完成,家人跟我對發電的成果都十分滿意,其他人看到了數字,才漸漸願意耐心聽我講完。

我發現一般人並不是不願投資,只是他們總是要等到確定可行才願意行動。

以股市來講,更多人喜歡看到「漲勢確立」後才進場,願意逆勢操作的人少。但如果未知性可以藉由研究減少時,等到大家都知道可行時才進場,獲利早就差人一截了。

股市畢竟是兵家必爭之地,我也不認為在股市中逆勢投資者一定高明或較吃香。但股市以外的實體投資,尤其是像這種有數據可以佐證的投資,只要願意多花一點時間了解,一定可以消除掉未知的風險。

現在我很有理由相信,自己已經擁有10%內部報酬率的穩定現金流,我很慶幸當初自己做了研究,也花了時間說服家人。

台語有句俗諺:「驚驚袜得等」,希望我的例子能鼓勵大家,至少投資機會來時不要一口回絕,而是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小心求證,大膽投入。
三明治先生
三明治先生
文章: 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