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歷史會一直出現騙局,而人們不會得到教訓呢?
《金融騙局》從這本書的書名就知道這是一本帶有警世意味的書,目的是希望讓人們了解歷史的騙局,進而避免自己成為受騙的一方。
家附近有間香火鼎盛的廟宇,從小家庭雖然不是十分虔誠,但偶爾也會去參拜一下,廟口總是有許多阿婆推銷金紙,看到帶著小孩子的父母,有時會轉向我推銷,台詞不外乎是就當幫幫阿婆之類的,跟愛心筆有87%像。
後來我才知道,那些阿婆們靠賣金紙賺得的財富可能是我家的十倍之多,令我不解的是,以他們的年紀搭配所擁有的財富,早已可以退休享清福,以欺騙的方式多賣幾組金紙其實並無實質意義,但我看到的是,阿婆數量越來越多,直到後來改成廟方以自由樂捐的方式提供金紙才結束。
就像作者從觀察到酒吧員工會在醉醺醺的顧客的帳單灌水,藉此將差額收進口袋裡一樣,不管古今中外,欺騙的行為從未消失,只是情節輕重不同罷了。
講金融騙局的書很多,但本書作者採取較悲觀的角度看待,他認為不只是騙局的主導者,一個騙局常常包含了監管者、不知情的媒體、大眾等,而投資人無法期待這中間任何人可以幫助你抵抗騙局,能依靠的只有自己。
每項投資開始大幅成長都有合理的原因,從過去的鐵路計畫、網路IPO到現今的NFT熱潮,這些新科技能帶來的好處不一定是幻覺,但許多跟風的計畫卻打從一開始就是騙局。
許多詐騙以後見之明來看都算顯而易見,但實際上完全不是那麼回事。
作者在書中舉了舉世聞名的的安隆案作為例子,安隆公司的營收從1997年約200億,到2000年已達1000億,這可是前未聞的速度,而公司員工數只有2萬多人更是令人嘖嘖稱奇。
但如果你是當時安隆的投資人,公司已經出來解釋是因為它們採用「新經濟」的獲利模式,並提出許多你聽不太懂的專有名詞,你眼看著營收斷創新高的同時,股價也翻了數倍,而監管單位,包含了政府單位及世界前五大的會計師事務所都沒有發現問題,你會相信哪邊?公司或是提出質疑的人?
作者認為,大眾容易被騙是因為1.太相信專家的話、2.黃金崇拜、3貨幣幻覺。前段就是因為第一項原因,大家都認為公司、會計師、媒體、政府監管單位比自己專業得多,他們都說沒問題了,肯定不會有問題。但事實是他們未必有能力看得出問題,或因為道德風險甚至本身就涉入其中而不會告訴你問題所在。
除了原因1就有獨到觀點外,後2項也是在其他書中較少見到的,這也是為什麼我會認為這本書值得推薦的原因。
如果你是對金融騙局有興趣,或是希望增加抵擋騙局的能力的人,或是希望能在資訊氾濫的現代社會中,瞭解該如何看待各式「專家」提供給你的建議,甚至只想知道黃金崇科及貨幣幻覺會帶來什麼問題的人,這本書十分適合推薦給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