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零開始的理財筆記#1

 身邊的朋友漸漸到了買房的年紀,雖然房價節節高升,但畢竟是硬需求,大家還是硬著頭皮買下去,因此最近幾年也常參觀朋友們的新家,有時候看到人家住台中都會區,生活機能之方便,離Costco又近,加上裡面裝潢也是所費不貲,心中不免想說,他怎麼這麼「有錢」。


但是往往在參觀完後,大家坐下來聊天時,不免會聊到房價、貸款之類的問題,才發現在新房子的背後通常是背著沉沉的房貸,這才發現,當一個「有錢」人,把錢都投入了房子中的當下,他就不是有錢人了。

一般人都會用房子、車子、手錶等等,不論是必需品或是奢侈品,如果你有能力負擔得起更好、更貴的,想必你是比較有錢。

但事實上當你把錢花掉時,就像那句名言:「錢沒有不見,只是變成你喜歡的形狀」,錢真的就變成別的形狀了,如果你的目標是累積財富,你要做的事是讓錢保持錢的形狀(或其他有用的形狀)。

NBA許多籃球明星,一年就可以賺到一般人一輩子沒想過的錢,像是A.I.(Allen Iverson)生涯總收入超過2.5億美元,但他喜歡喝酒賭博,又喜歡一次帶一大團人狂歡,最後錢都變成他喜歡的形狀,他也宣告破產。其實NBA底薪就已經是一般人很難達到的財富了,但破產的球員比比皆是。

中國戰國時代的白圭,依據《史記》的記載,是個非常節儉的人,「縮衣節食」的典故就是由他而來,而他把錢都拿去「人棄我取,人取我與」,簡單說就是投資買低賣高,最後成為富甲一方的商人。

我在出了社會後第一份薪水拿去買了一支錶,5000元戴到現在已經十年了,算起來也是十分划算。但如果拿去投資的話現在可能已經翻…..算了不說這個了,要說起來還有太多了。

總之呢,要累積財富,你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正確看待錢,很多人認為一般人最常犯的理財錯誤是投資的失誤,但實際上沒有去注意錢花去哪、可以有什麼運用,才是最大的錯誤。

當你對生活中的花費沒有提供足夠的注意力,它就會不斷悄悄溜走。所以我會說,理財的第一步是記帳。

相信很多人都有記過帳,但也可能很多人像我一樣,被繁瑣的帳目搞得眼花撩亂,最後選擇放棄。

一旦遊戲規則是儘可能把所有花費都記起來,執行起來就相當辛苦,因為隨時記太累,有時去個市區要跑三四家店、有時在趕時間,一忙起來就沒記到。

但沒隨時記,常常經過一段時間想不起來,漏記又意味著一次失敗,最後覺得太辛苦索性就不記了。

我的做法是抓大放小,超過五百元的才記。這可以排除大部分的日常花費,例如吃飯、加油,但可以把精力放在重要的花費,例如節日送禮、修車、學費之類的,因為這些花費數量少,實行起來不會那麼煩人,記一筆2000元的花費也比記一筆20元的飲料錢有成就感。

你可能會說積少成多,就以午餐錢來講,偶爾享受一下一個月花個3000,這筆錢也不算小了。對此我有兩個方式可以解決:1.以月來估算,像午餐錢這種你可以直接估一個月3000(視個人花費),之後就不用再勞心去記每天吃了多少。2.善用電子支付,像是手機支付或悠遊卡等,綁定信用卡以後每次的花費自動計入信用卡帳單,讓銀行幫你做記帳就好。

記帳為理財之母,但不值得花太多工夫,最後可能勞心勞力又無法持之以恆,善用82法則,只用20%的力氣完成80%的工作,完成比完美重要。現在就開始記帳,讓錢變成你想要的形狀。

三明治先生
三明治先生
文章: 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