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算財富自由?
你夢想的財富自由是怎麼樣呢?
以前我認為財富自由,是被動收入大於日常開銷,也就是不用工作也能維持目前的生活,如果到那境界,那工作就是可做可不做,提早退休也就不是問題了。
要達成這目標聽起來不難,大概就存到一千萬,如果年化報酬率有7%,不就有70萬嗎。雖然比現在收入少一點,不過就等同有一個,不工作也沒差的免死金牌對吧。
所以,以前我覺得買樂透,沒中個幾百萬沒什麼感覺,因為幾十萬嘛,離一千萬太遠,要幾個月不工作又不敢。
工作幾年後,小孩生了、房子買了,生活雖不算拮拘,總是還有壓力,今年尾牙抽了6000元左右的獎品,結果不爭氣地覺得開心。
我終於發現,財富自由不是一覺醒來發財了,從此就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而是在一點一滴累積中不斷實踐的過程,所謂的財富自由,應該是個進度條而不是里程碑。
舉例來說,要是明天我就中了一千萬的樂透,那我真的可以「財富自由」嗎?
這一千萬能為我帶來一年70萬的平均報酬,但要是明年報酬只剩一半,那我就不自由了嗎?要是報酬是負的怎麼辦呢?
所以有點哲學的問題,如果我現在財富自由,但隨時會因為某些原因而不自由,我能算是財富自由的人嗎?
這就像生活在楚門的世界,在牆內自由自在,但其實根本不是自由之身,只等他發覺自己不自由。
在財務上,本來自由的人發現自己其實不自由的過程,我們可以稱為破產吧。所以我認為的財富自由,是要持續維持自由之身才算,也就是有著不用擔心破產的條件。
我們看過很多NBA球星,拿著你想不到的財富,卻在退休後沒幾年就破產。
我們也看過一些世界前幾大的公司,因為一次周轉不靈而倒閉。
傑西·李佛摩經過了多次的破產又東山再起,最後一次破產因為自殺而中斷了紀錄。
不管他們本來多有錢,我們都不想過得這麼戲劇化,所以不論你現在的財富有多少,如果是會因某種意外而消失的,都不能算是財富自由。
真正的財富自由我認為有三個要件:
❶資產分散度夠高:
很多人靠重押一支(或一國)股票而致富,但他的命運就跟這個標的綁在一起,簡單說就是「You jump, I jump」
❷有自己管理資產的能力:能克制自己冒險的衝動,很多有錢人會多次破產也都是這原因,或許我們因此不可能建立川普帝國,但我們也不想破產6次。
❸生活費要低於資產的保守孳息:這可能會體現在退休後破產的情況,在退休的財務規劃應該要儘可能保守。
很多人把財富自由視作一個里程碑,一過了門檻就覺得自己瞬間自由了,其實我覺得要看成進度條,每次做出正確的財務決定,都是更接近財富自由一點,路雖遠行則將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