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0開始的理財計畫#12
你還在滑手機慢性自殺嗎?閒著也是閒著,還是把時間理一理吧
時間是一個人最重要的資產,同時也是最公平的,每個人一天都只有24個小時,成功的人與一般人的差別,就只是他們懂得如何利用這24小時。
以前學生時期很喜歡用時間換取金錢,自己組電腦、網路找最便宜的輪胎行,不管多遠都跑過去換,畢竟學生時代沒錢嘛。
但出了社會後,還是沒養成用金錢換取時間的習慣,因為除了正職工作外,沒有找到單位價值更高的事好做、所以說穿了,閒著也是閒著,花錢只是因為懶。
開始投資、閱讀、寫作後,漸漸發現時間已經不夠用了,而這些工作雖然不是馬上可以獲得報酬,但在我心目中這些都比工作單位價值更高。
所以我認為,最重要的是要先找到值得你投入時間的事,這些事應該有點像外送員,但不可以像外送員。
外送員工作時間靈活,報酬也不錯,但工作前景不佳,光這點就足以把它從你的投入時間清單劃掉了。
你可能會說,哪有工作時間靈活、報酬好、前景又好的工作,有那種工作還輪得到我嗎?
的確,這工作條件看起來很誘人,簡直是可遇不可求的夢幻工作了吧。
但如果再加上一個條件:報酬不是現金而是個人技能,之後「有機會」變現呢?很多人就會望之卻步了吧。
記得以前唸書時,師長都會推薦讀工科,因為工科的就業容易、工作穩定。
大家不喜歡不確定的事,因為如果出了社會找不到工作,可能連生存都有困難,所以這層考量也算合理。
但,等等,我們不是在討論兼職嗎?既然都有正職了,總不會餓死吧,這樣你還不願意嘗試不確定的事物嗎?還有別的理由嗎?
你可能發現了,閱讀、寫作都是屬於這類,能不能變現,不知道,但也是把閒置的時間拿來用而已,成本頂多就是買書的錢跟時間。重點是你知道自己有所成長,還有一些機會可以變現,沒有比這更好的了。
另外像是學習技能也很推薦,我一個朋友就去學皮飾,先從自己的錢包做起,做到側背包,越做越有心得,最後他的包包還能拿去賣錢。
其他像是木工、烘焙或其他線上課程,例如簡報、理財、文書處理等等,要不是有機會讓你發展事業,不然就是對你的正職有幫助,都是十分適合的。
上述這些工作都有一個特點:下檔風險有限,上檔報酬高,你看技藝類的,就是花一些材料錢,頂多還有學費,如果做到可以變現,那花出去的成本也很容易回收,過程中還能帶給你滿滿成就感。
有人說人生不是得到得到就是學到,這種可以得到又以學到的事,就是你該投入時間的事。
所以,不管你現在有沒有找到想做的事,先把雜事花費的時間列出來,想辦法從裡面擠出一個小時,做一件值得投入時間的事,只要你踏出這一步,接下來就水到渠成了。
我看到很多人閒著沒事就在滑手機,覺得實在很可惜。滑手機是消遣,但不要搞到變消磨時間,時間是用來花的,不是用來消磨的。
就像魯迅講的,生命是以時間為單位的,浪費別人的時間,等於謀財害命;浪費自己的時間,則等於慢性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