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自大蒙蔽你的雙眼,從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看人性的偏誤

 你知道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嗎?

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認為,人會依序滿足六種層次的需求: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愛與歸屬的需要、受尊重的需要、自我成就的需要、超越個人或靈性的需要
但你知道嗎?如果公司提供分紅的條件,而自己獲得公司分紅,統計結果顯示,多數人會認為自己是為了追求公司對其貢獻的肯定;另一方面,對同事追求分紅的想法則是,為了頭期款或增加儲蓄而戰。
另一個例子,想像有人說服自己換部門時,多數人覺得自己會被新部門對公司的重要性、學習的機會打動;當被說服的對象是其他人時,會覺得他們會被新部門的安穩、待遇而打動。
注意到了嗎?人都認為自己處在馬斯洛金字塔的上層,為了是尊嚴、榮譽;而其他人都是在底層打滾,只注意溫飽、安全。
換句話說,人就是個自大的生物,即使沒有表現出來,心裡也是這麼想的。
我們也會注意到,身邊的人常常在投資成功時,認為這要歸功於自己的眼光獨到;而投資失敗時,就開始怪大盤怪政府。
說穿了,還是一樣高估了自己,低估了他人。
這種狀況其實非常常見,想想你身邊的人多常抱怨大盤就知道了,明明大盤是漲多跌少,怎麼你老是被拖累,而不是大風來時豬也可以飛呢?
以前打籃球時,自己進一顆三分就是神準,別人進就是賽進的,至少要進個三球我才會承認你準。
玩組隊遊戲可能是人最容易暴躁的時候,明明兩邊都是三個人,怎麼看都是自己最強,但最後還是贏不了,一定是隊友太雷。
在投資上,如果不能克服這種心態,最後就會有種時不我與的想法,也就是滿足了自我成就的需要,但犧牲安全及生理的需要。
俗稱「打腫臉充胖子」
有時候看到身邊的人,一直在炫耀昨天又賺了多少,上次買某某股也是暴賺,我都會心想,你怎麼還沒發財。
投資不該是炫耀工具,不管是賺或賠,其實也不需要跟人分享。
有款桌遊叫「暗影獵人」,這款遊戲最特別的地方在於,每個人有自己的隱藏任務,例如有隻角色叫丹尼爾,他的獲勝條件是要第一個死亡。
所以一開始玩的時候,搞不懂這個人怎麼亂玩一通,後來才知道原來他的獲勝條件是這樣,而他的「亂玩」讓他拿下了那場。
有時候你看不懂別人在幹麻,其實是你不了解他。
例如有些人看到外資大買台50反一,就覺得外資都看空台股。其實可能只是對沖或避險的手段而已。
又如有些人心臟大顆、現金流又夠強勁,他可以全部押小型股,跌掉50%也面不改色繼續攤平。而有人要靠股息繳房貸,持股跌個20%就擔心得睡不好。他們兩個的投資策略就不會一樣。
還是一句老話,市場裡沒有人真的是瘋子,別讓自大蒙蔽了你的雙眼。
三明治先生
三明治先生
文章: 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