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格是一種商機》ー蔦屋書店的成功要訣:細緻的經營哲學
這本是蔦屋書店創辦人的著作,但一開始吸引我的是,這本書也未免太貴了,紙本售價竟然高達700,忍不住買來看看裡面有什麼好料。
這本書如同它的副標,其實是創辦人增田宗昭的隨身筆記的內容,是真的很隨性的那種,我懷疑最後沒有再把他以書的方式編排過。
從這本書來看,作者是個滿龜毛的企劃人,他對企劃的要求非常精細,例如在書中提到,如果一個計畫沒有以1公分來臨摹策劃的話,他認為是不合格的。
這也體現在第一間蔦屋書店的創立,作者把自己當成顧客,揣摩顧客的需求。他的作法是在各種天氣、時間下,不斷在店附近徘徊,可能今天發現這裡有點熱,那天發現這裡需要個椅子,是這樣一塊一塊拼出來的。
書裡不斷提到,企劃應該是讓對方覺得,不接受這個企劃不行,開店時也是一樣,目標是創造出一個讓顧客覺得,不來就虧大了的的環境,顧客自然會靠過來。
但別看他是個這麼細膩的人,第一間店成功後,開了第二間蔦屋書店卻是以失敗作收。
因為第一家店是不成功便成仁,第二家店就只是擴大版圖而已,所以書中也承認,第二家店就沒有做上述程度的市場調查,最後就以失敗做收。
我於是想,作者會不斷的要求下屬以1公分為單位做策劃,其實也是經驗的累積,雖然下屬可能會疲累加不解,但這正是作者能不斷取得成功的know how啊。
你可能會問,我又不創業,這本書跟我有關嗎?
我會說,這本書裡所講述的道理,其實跟你我的日常生活也很有關係。
一家企業要成長,靠的是不斷挖掘需求與自我要求,人不也是這樣,你能在現在的工作職位上是因為公司需要你,但如果你沒成長就會變你需要公司了。
我們常常看到有些企業一開始有聲有色,最後得靠打折促銷才能生存,其實也就是從顧客需要你變成你需要顧客。
因此企業需要不斷成長,人也是一樣。上面提到要不斷挖掘需求與自我要求,在自我要求的部分,我認為書裡試圖傳達給大眾的是,不斷敦促自己挑戰能力圈外的事,因為藉由這樣可以讓你做到原本做不到的事。
而在書裡提到的另一個觀念,許多人把商業看成是對價關係,我付錢你付商品,而商人就是從中間賺取價差。但作者抱持不同意的觀點,他認為商業是為了創造價值而存在,賺錢只是附帶條件。
為什麼這個先後順序如此重要呢,因為反過來想,如果你經營商業就只為了賺錢,那不管你是要迎合股東、顧客、供應商,一定都會破壞商業中的平衡,最終導致失敗。
這本書就是綜合了以上三個經營哲學:
①企劃要以1公分為單位來策劃,做到讓顧客覺得不來會有損失的程度,才能算是好的企劃。
②不斷挑戰能力圈外的事,有今天是因為過去種種的失敗與白費。
③沒有會賺錢的行業,會賺錢是因為行業創造出了價值,賺錢只是後果而已。
你發現了嗎?說的是經營商業,其實人生何嘗不是如此。
雖然以字數來說,從世俗的角度來看七萬多字要賣700元實在是貴,但這本書傳達的觀念絕對值回票價。
有些人抱持著天命說,他們認為成功的人只是運氣好。我的確認為有些人註定成功,有些人註定失敗,但不是上天註定,而是性格註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