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財務電網不夠健全,你就得好好準備避難包
日本因為近日的大地震,宣布了這個禮拜的電可能會不夠用,正巧呼應了我們上禮拜的《你的財務電網夠安全嗎》
在這篇文章我們聊到了個人的財務也像電網一樣,如果只因為一點風吹草動,例如好友結婚的紅色炸彈,會讓你的財務電網崩潰,那一定是有什麼問題。日本因為上週的強震,造成了電廠關閉,而有供電緊張的狀況則是另一種情況。我們人生偶爾也會遇到強震,例如被公司裁員少了收入、孩子生病多了支出等。
日本這次的情況,多座電廠關閉又遇到寒流來襲,就像兩種情況都遇到了。
慶幸的是,日本的電網本來十分健壯,所以即使少了一些收入,又遇到支出比較多的時期,還有一些調度空間。
當人生的強震來臨時,可能一瞬間讓你的現金流量由正轉負,這時就要儘量縮減開支,讓現金流不要負得那麼多了。正如負責供電的東京電力也對民眾發出通告,希望大家節約用電共體時艱。
但再怎麼縮衣節食,也有一個限度,就像我們襪子破了還能撐一下,襯衫破個大洞就是另一回事了。
這時就是應急準備金上場的時候了,一般會建議保留6個月的生活費,這樣遇到人生的強震通常都能安全度過。
這就是之前講到的電網韌性,當你本來有正的現金流、應急準備金也夠,面對各種狀況就更有應對的空間。
幾年前我剛買房子,一年內密集付了頭期款、裝潢、家具各種費用,也不是亂花一通,我也是經過了精算。
我精算到連保險的寬限期都算上了,一次15天、兩次就是一個月,剛好夠我多領一次薪水來付保險費。
可是你應該也猜到了,人算不如天算,最後敗在了水電師父的拉線費,我一直以為含在裝潢費,後來才知道一般都是分開算的。
拉線費說多也不多,7000元,但當時我財務的備轉容量都維持在5%左右,這筆錢就像發電機組又故障了一組一樣。想想當時也很幸運,如果不是7000而是30000,我可能就要去借錢了。
跟地震一樣,人生的意外也是說來就來,遇到小地震我們會說是正常能量釋放,其實大地震發生也是必然,問題只是何時發生。
看看你的應急準備金夠不夠吧,六個月看起來很多,其實只是基本生活費,就是食衣住行(好吧再加手機網路費)。但你可能還是覺得這筆錢為數不小,深怕這筆錢拖累了你的績效。
其實這筆錢再怎麼大,你的成本還是它每年可以為你產生的報酬而已,而且這筆錢是定額,沒有複利效應。
甚至在股市無情的下殺時,如果你又沒有應急準備金,可能會讓你不得不從低點的股市提款出來,那可就是禍不單行了。
不要心存僥倖,留下應急準備金就像準備地震避難包,小小的成本卻可以發揮大大的保護作用,如果你還沒有,最好的準備時機就是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