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底經濟學家的10堂數據偵探課
馬克吐溫(Mark Twain)曾說過,「謊言」有三種:1.謊言、2.該死的謊言、3.統計數字(Lies, damned lies, and statistics)
統計數字這麼科學的東西,為什麼會跟該死的謊言並列呢?統計數字究竟出了什麼問題呢?我們還能相信統計數字嗎?
《臥底經濟學家的10堂數據偵探課》的作者身兼經濟學家與皇家統計學會榮譽會員,這本書就是要告訴你,統計數據不完全可信,但如果完全棄之不理會是更大的災難。
統計數字是個很好愚弄人的工具,例如我們看到美國德洲校園槍擊案造成了21死,配上2020年超過45,000個美國人死於槍口,你看到這數字有何感想?
你是不是認為,美國的兇殺案比例也太高了,裡面又有多少大規模的槍擊案。但事實上,死於槍口的人裡,60%是輕生,跟兇殺案根本無關。
媒體利用統計數據,在沒有說謊的情況下,就讓兇殺的比例放大了2.5倍。
問題是,沒了統計數據,我們要怎麼驗證別人的說法是否正確?當新聞說今年很多人失業,沒有失業率你又怎麼相信就業情況正在變壞?
如同書裡說的「要利用統計數字來騙人很容易,然而,不利用統計數字來騙人更容易」,我們應該培養的是,怎麼辨別統計數字的有效性。
讓我們從本書的目錄來看看作者想傳達的技巧吧:
1.用你的心去感覺
看到某個統計結論時,我們應該先問自己:「我現在是什麼感覺?」以免陷入了《快思慢想》裡的系統一思考。
2.回想你的親身經歷
利用「鳥之眼」和「蟲之眼」兩種視角,把個人經驗與統計數據放在一起,看看之間有沒有可疑的差距;也可以利用相片或影片,讓統計裡的數據具象化,成為自己的體驗。
3別急著算數字
取得數據時,我們該看看上面的標籤,問自己是否了解這些數據真正想描述的東西。
4.退後一步,看見全局
想想每天出版的報紙會刊登什麼?再想想5年、10年、50年、200年出版一次的報紙會寫什麼,你發現影響世界最重大的事,例如冷戰沒有導致核子戰爭,竟然不是日報著重的新聞。
5.取得背景故事
我們該看看統計數據的背後,了解這些數據是怎麼來的──還有哪些數據可能已經消失了
6.誰被遺漏了?
即使是「大數據」,也不代表全體,數據擺在我們眼前時,我們要問,其中少了哪些人?如果把他們加進來,我們的結論是否會有所不同?
7.電腦說「不」時,要求公開透明
大數據很理性,但問題是我們餵了它什麼?演算法能做到的事,很大程度取決於你提供的資料,我們應該意會到這點。
8.別把統計基石視為理所當然
統計數據的權威性,讓很多政府單位會對其施壓以產出漂亮數字。另外,許多統計數據來資料根本不齊全,依據這些錯誤統計數字就算得出結論,也不保證是對的。
9.別忘了,錯誤的訊息也可能美得令人目眩神迷
數字可以誤導人,圖表則讓它變得更容易,我們在網路看到精美的圖表、讓人發笑的梗圖,可別忘了,不是圖表漂亮就是對的。
10.保持開放的心態
如果你只相信自己,什麼統計數字都沒用。
---
統計數據是快速掌握真相的好方法,但你得先學會判讀它。當你看著別人利用統計數據得出的結論時,免不了會包含他的個人主觀偏誤。
但不代表這些結論就是「該死的謊言」,我們還是可以靠著本書教你的十堂課,加上保持好奇心,我們就能撥開數據的迷霧,看見世界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