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度又來跟著歐陽老師聽說書,這一季的改成每個月2本、每次1小時的說書時間,第一本書就是劉潤的《底層邏輯》
作者身為商業轉型諮詢師,自然是與很多商業人士打交道。我認為金錢不是萬惡的根源,但肯定是人性的放大器。
當牽涉到的金錢龐大時,人性的優劣也就更加突顯了,所以這本《底層邏輯》的副標是「看清這個世界的底牌」。
這本書提供了五大面向的底層邏輯:1.是非對錯的底層邏輯、2.思考問題的底層邏輯、3.個體進化的底層邏輯、4.理解他人的底層邏輯、5.社會協作的底層邏輯,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去各大綱站看看目錄,就會發現這本書的內容是十分豐富的。
當然,只有一小時的讀書會是無法讓你完整了解整本書的內容的,即使已經超時半小時還是說不完XD,不過藉由歐陽老師的導讀,你會更了解這本書的價值在哪裡,以下導讀一些當天導讀,如果看完覺得意猶未盡的,歡迎報名「#歐陽Talk書秀」來看回放喔。
思考問題可以幫助你洞察事物的本質,首先你要先認清,表述方式分為4種:事實、觀點、立場、信仰。這不難理解,但許多人因為「表述混亂」,笨的人錯把觀點、立場、信仰當成事實,而壞的人,讓自己的信仰、立場、觀點當作事實灌輸給他人。
人心其實沒有你想得這麼聰明,舉個例子你就知道,你知道為什麼愛因斯坦晚年會改信上帝呢?
人心最喜歡探究「為什麼」,尤其是當問題的答案很吸引人時,愛因斯坦是個科學家,他為什麼會改信上帝,又為什麼會在晚年?難道是他在科學的發現讓他認知上帝真的存在嗎?
其實答案是,愛因斯坦根本就沒有改信上帝,他甚至說過「上帝是人性軟弱下的產物」。
想想這句話可以有多大的用途,我大可以找一個似是而非的理由,說不定就可以說服你,連人類史上最聰明的科學家都信上帝了,你怎麼可以不信。
這不就成功的把我的信仰當成事實灌輸給你了嗎?
學會思考問題的底層邏輯,你就可以洞察事物的本質,這些外在的花招就奈何不了你。
如果你是職場人,你可以透過這本書學習個體進化的底層邏輯。
書中教你人生商業模式=能力×效率×槓桿,這代表了這三者缺一不可的底層邏輯,而再細分下去,能力的底層邏輯是「獲取能力的能力」,例如你可以2年獲得別人5年的努力成果,這就是能力所在,要培養這種能力,你需要的是「勤奮」與「反饋」。
同樣的,效率也可以再細分出「選擇」、「方法」、「工具」;槓桿可以細分為「團隊槓桿」、「產品槓桿」及「影響力槓桿」。
應該不難看出這本書的底層邏輯,就是拆解每個觀念,把它的核心呈現在你面前,例如「能力」我們知道代表什麼意思,但要說出一個定義可能就沒這麼容易了,所以當作者提出了能力就是「獲取能力的能力」,你可能會跟我一樣拍案叫絕,看似簡單的概念,可是我們表達不出來的,作者幫我們拆解出來了。
誠如我前面所說,《底層邏輯》的內容十分豐富,以致於 #歐陽Talk書秀 也只能截取重點來導讀,但我今天用了超過1,200字的文章,竟然只能呈現昨天的一半重點,可見得不管是《底層邏輯》或是#歐陽talk書秀,知識含金量保證都是高到爆表啊。
也許你錯過了早鳥優惠價,但這一季總共會導讀12本書,這可才第一本而已,之後的11本你都可以當成花同樣的時間、同樣的金錢,只是從看電影改成跟著歐陽老師直播一起互動,一邊吸收知識,你會發現原來學習也是可以這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