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治先生的股市周報-2022/10/1~10/7
台股這禮拜單周漲了三百多點,但禮拜五收盤後卻有一系列的事件發生,美股跟台股走勢很像,只是比較晚開盤的美股,在禮拜五經歷了一大波下跌,最後單周漲幅都吐回去了,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呢?
#1 非農就業數據公布
在禮拜一左右,傳出FED鷹派立場鬆動,帶動股價大漲的消息,當時我就說經濟學10個人會有11種看法,FED裡面本來就不會是全鷹的,甚至每個人都是可以依據看到的數據調整的。
到了禮拜五美股開盤前公佈非農就業數據,高於原本預期。有趣的是,這在一年前是件好事,現在對市場卻變壞事了。
別懷疑,FED會激進升息就是為了先把經濟打殘,才能壓低過高的通膨,而非農就業人口不減反增是個「還打不夠」的訊號,讓市場預期FED的鷹派立場會更堅定,周初的偏鴿紅利就又吐回去了。
#2 晶片對中禁令
美國在台灣時間周五晚宣布了最新的對中晶片禁令,未來除非有許可,不然美國企業不得把高階晶片、製造設備輸出至中國,連使用美國技術的外國企業也有限制。
這是滿重的一拳,可能直接勒死中國許多的行業,而中國現在的戰狼外交,當然不可能坐以待斃,怎麼說也得營造出中國或成最後贏家的氣勢。
當然就是有可能要報復美國企業啦,所以禮拜五的下跌,跟中國後續的作為應該也有關係。
不過看了上面一點,會不會這也是美國的盤算,讓中國來報復美國,經濟被打趴的鍋才不會只由美國政府(FED)來背。
#3 瑞信銀行爆雷
瑞士信貸是全球排名前五十的銀行,但財報顯示連續虧損,連員工也傳出詐欺,市場傳言資金缺口上百憶美金,CDS價格也狂飆。
CDS是分散曝險的工具,因為有些投資在瑞信的資金不是馬上可以抽出來的,但又擔心瑞信會有什麼意外,就可以買這個類似保險的東西。
簡單來說,也可想成其他銀行或投資人,下注買瑞信會破產的彩票,而這張彩票的賠率近期有降低的趨勢。
有些人說瑞信會成雷曼第二,其實兩者規模還有差一些,且有了雷曼兄弟的經驗,或許這次各國政府也會提前因應。
#4 曝險的股票怎麼辦
至於手上有瑞信或曝險比較高的壽險金融股票的投資人,想必也是擔心如果瑞信真的出了什麼意外,會連帶影響自己手上的股票吧。
像這種全球性的大事件,如果你沒掌握別人不知道的消息,大概都已經反應的差不多了,而全球性的大事件大家都在關注,你要掌握到別人不知道消息比登天還難。
總歸一句,當你聽到消息時,股價都已反應了,跑也沒用。
你應該想的是「曝險」的問題,手上的股票是不是跟金融連動性太高了,現在決定賣出股票,應該是基於你整體部位的風險控管。
簡單來說,你決定要不要賣出股票的因素,應該是我持股曝險會不會過高,需不需要調整一些部位,而不是因為瑞信很危險,手上有連帶關係的股票要趕快賣掉。
♦
這禮拜大漲的兩天都沒聊什麼市場話題,因為股市漲漲跌跌很正常,從這幾次的周報就知道,有時FED轉鷹,一下子又偏鴿,突然又失業率下降,不斷不斷有各種因素在影響股市。
現在檯面上就有利率政策、烏俄戰爭、北韓/中東/台海等戰事風險、美中貿易戰、瑞士信貸等大因素,而這些大因素又由很多小因素影響,根本不可能掌握各項因素。
因為我們掌握不了細節,所以只能掌握大方向,顆粒度要放到多大取決於個人的能力、投入時間。
機構可以對國際情勢及多個產業做詳細調查;投入較多的人,可以針對個別公司做詳細的因素評估,就適合做主動選股;投入較少的呢,只要掌握股市是長期向上,分散風險的指數化投資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