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舉手】遺忘不是學習的敵人,反而是《最強大腦學習法》

以前我們念書時,為了應付考試總是要死背活背,背完唐詩背九九乘法,尤其是考試前更是卯起來背。但常常考前才唸到的,到了考試就只剩一個模糊的印象,只留下了惆悵卻沒留下答案。又如出門前想好待辦事項,門一鎖好卻又忘記,可以說「遺忘」不只在考試,在生活也是我們的敵人。於是我們用各種工具,筆記本、手機APP幫助我們對抗討人厭的遺忘。
但《最強大腦學習法》卻告訴你,遺忘不僅不是壞人,更是學習的好朋友,書裡認為「遺忘」是自然的過濾器,幫你分類「重要」與「不重要」的訊息,大腦會把不重要的事儘快忘記,以清出空間應付重要的事。
所以承認吧,你會馬上忘記另一半說的話,就是大腦把它歸類為不重要的訊息,再怎麼辯解也沒用,忘了就是忘了。但每次忘記而被另一半轟炸後,慢慢你會訓練出反射動作,只要她/他一開口你就聚精會神專心的聽,自然也就不容易忘記。這也是大腦運作的方式,如果有個記憶,每次總是忘了又被提醒,就會漸漸從「不重要區」被提取到「重要區」,用高規格來對待。
想一個情境就懂了,以前準備考試,如果只是看著課本狂唸效果不會太好,大家都知道最好的方式是默唸:唸一小段闔上課本默唸,再打開課本確認。你一定發現了,這就是讓記憶小幅度遺忘後,再把遺忘的部分找回來。我們早就知道這樣學習效果好,只是以前不知道這是遺忘的功勞。書裡把它稱為「有益的困難」:提取一段記憶越困難,進步幅度就更大。
從「有益的困難」推論,我們以前學習怕被打擾、怕分心就未必是最好的,有限度的打擾與分心,並留一些間隔讓遺忘產生,反而可以增加提取記憶的困難,進而增加學習效果,在書裡也提出實驗佐證這個論點。
還不只這樣,在各種情境下唸書,反而可以利用各種情境要素幫助回想,一段音樂、一聲鈴響、一種色調、甚至當下產生的一種情緒,都能帶你重現學習現場。因此作者認為,比起只有書跟你的世界,在不同情境下學習,可以讓你擁有更多情境線頭,在需要時幫你提取書中知識。
因為遺忘是天然的過濾器,很多你從來沒注意到的情境碎片,其實是被很快速的遺忘掉了,因此只要稍微提醒一下就會重新想起。
進一步來說,只要看過就有記憶,而找回遺忘的記憶可以增加記憶強度,那知識也可以利用這點來學習嗎?可以的,曾經有老師做過實驗,在「期初」時預先期末考,當然大家的成績都不會太好看,但神奇的是,在期末舉辦題目不甚相同的期末考,與對照組相比成績明顯較好。
更厲害的是,只要更大量的練習,這還能應用在複雜的問題上。棒球打者需要在極短的時間內判斷球種、球速、落點,並決定是否揮棒,以數據來看根本不可能做到,一般會稱他們靠肌肉記憶決定,而書裡稱之為「知覺學習」,利用大量不同的狀況來鍛練直覺,以棒球員來講他可能看過上萬顆球,因此他面對不同球速、出手點、偏移量的球,都能第一時間反應。
作者也利用這點,自身實驗了學習怎麼分辨繪畫流派:他設計了每幅畫下面有十二種流派選項的題目,經過一小時的練習,從不斷錯誤到勉強看得出分別,再進行最終測驗。最終測驗是用同作者的不同作品,但作者很神奇的在三十六題裡答對了三十題,一個門外漢,只用一小時的時間練習,這是相當驚人的效果。
不用教理論,只要大量接觸後,大腦會自己找出規則。雖然你不知道推論過程,卻能直接得出答案。
本書顛覆了很多學習的認知,而且都提出實驗佐證,適度的分心、零碎的時間、不夠安靜的環境、雞尾酒式的學習、漫無目的的翻閱,都可能成為學習的利器。
誰說學習一定要專心?利用《最強大腦學習法》,讓你學習不用儀式感,學完卻能很有感。

本文首次刊載於閱讀最前線網站https://news.readmoo.com/2022/10/20/221020-how-we-learn/
三明治先生
三明治先生
文章: 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