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治先生的股市周報2022/10/31~11/4

 這週台美股本來沒什麼跌,經過FED談話後又暴跌一波,這狀況今年發生好幾次了,我想不用說大家也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吧。



這禮拜也很多大企業都公布財報,但我這台股週報主要給一些大的思考方向,財報每個人觀察面向不同解讀也會不一樣,這裡就不多說了。

這禮拜的大事就是升息、升息、還是升息,沒辦法,升息影響的面向太多了,那我們就開始吧

#1
美國升息

這禮拜的最重要的大事當然還是美國又升息3碼了,雖然覺得不太意外,不過這次FED主席鮑爾一談話,各大指數都直接斷崖式下跌,感覺是之前大家有期待這次或許不會升到3碼,現在確定升3碼,而且說沒有看到通膨在減緩之類的話,甚至有人開始懷疑會升4碼了。

其實FED一直以來目的都滿明確的,就是把實體經濟打趴,讓每個人都勒緊褲帶不要亂花錢,經濟上一個人的支出就是另一個人的收入,大家支出少=大家收入少,這個循環發生後大家花得少,物價自然就上不去了,這個循環也叫衰退。

但奇怪的是,這個目的看起來很簡單,方法也夠粗暴了,卻過了大半年都沒辦法把消費打下來,就業率也一直維持在歷史的高檔左右,所以FED目前想看到的結果一直沒發生。

有點諷刺的是,疫情後有一段時間大家都在密切觀察美國的非農就業人口,認為就業高就是個大利多,現在你可能要換個角度,先看到就業低=失業高,再期待FED的升息會縮手。

#2
台灣升息?

美國升息後,台美的利差又進一步擴大,大家就很關心央行是不是會再次升半碼了,結果總裁說「不一定要跟進」,看起來不是升多少碼,而是現在要不要升的問題。

其實要不升也有理由,因為台灣的CPI就是不高啊,但如同之前文章提到的,這個計算基準感覺很有問題,房租只漲一點點,房價也完全沒採計在內,這禮拜也看到9月央行的理監事聯席會議紀錄公布 ,似乎也有針對這個問題討論了。

個人喜不喜歡升息也是需要第二層思考的問題,像我有房貸信貸,第一層思考來說,升息每個月會額外造成支出增加,當然是不好的;但就第二層思考來說,我才借幾百萬,升息一碼每個月多繳幾百塊沒什麼差,但很多建商是幾百億在借的,一個月就差了幾百萬的利息。

升息是直接影響市場流動性的,所以低利率其實是抽借貸少的人的通膨稅,去補貼借貸多的人,這下你知道為什麼建商槓桿都開好開滿,沒在怕房價跌的了吧。

#3
建案爆雷

新聞報導,新北市的「凱旋大苑」建商因為資金不足,驚傳解散無法續蓋,新聞也指出,這個建案在推出預售沒多久就銷售一空了,這就產生兩個值得注意的點了。

第一,為什麼銷售一空了還蓋不下去,單純是營建物價上漲的關係嗎(今年起已經有降一點了),還是建商在其他地方(例如股債市)的曝險太大,連帶影響建案的營運呢。據我鄉下地方第一線觀察,以前鄉下建商都是用土地貸款蓋房子,現在建商都是貸完土地貸建照,槓上加槓在蓋房子。

第二、通常預售屋依法要有銀行連帶保證,如果建商不斷爆雷,最終還是會影響到銀行端,忍不住會想,這是不是央行不敢升息的原因,反正股票都快跌到十年線了,但房市還在高檔,這跌下來的幅度之大,對金融的衝擊也會非常的大。

以上是可以觀察的點,但說真的,中國的恆大集團爆雷,後來也沒有發生更大規模的災難,大家也不用太過恐慌,另外也不要覺得央行在護建商,如果一連串的事件都發生,對每個人來說都是災難,金融市場就是環環相扣的。
三明治先生
三明治先生
文章: 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