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到底缺不缺蛋,問題根本不在哪裡買得到蛋。

最近大家又在吵蛋的問題,有人說他連跑了三家買不到蛋,有人會出來反駁,一家買不到你不會買第二家嗎,也有滿蛋大亨走到哪蛋就補到哪,大家紛紛在問滿蛋大亨下次要走去哪家店。

就算蛋最多的時候,還是會有人撲空,最缺的時候也會有些人買得到蛋,與其吵誰買得到蛋、哪裡買得到,不如把數據拿出來,對比同期就一目瞭然了嘛。

終於有人出來說句公道話了,雞蛋大臣說現在每天有2200萬顆蛋,約11.3萬箱。雞蛋大臣還得意的說,現在供應量比去年好,仔細一看原來在2020年就已經成立了「雞蛋國家隊」,真是令人安心。

查了一下網站,去年的產量就有明顯下降,而且平均產量有到11.8萬箱還比現在多,不過平均就是這樣,就像全台灣人平均只有一顆蛋蛋一樣,不代表現在比去年同期還缺蛋,巧合的是,目前扣除掉不能吃蛋的人,全台灣人一天大概也是能吃一顆蛋,

但去年蛋價65.9元/公斤已經比前年的46.2元/公斤高出不少,現在即時換算蛋價已經超過70元/公斤了(來源:中央畜產會),難怪雞蛋大臣說台灣不缺蛋,只是缺便宜的蛋。

還是要從市場的角度來講,相比於7-11打出10元的茶葉蛋,全家賣的18元高級茶葉蛋竟然有分店貼出沒蛋不賣,無獨有偶,麥當勞也有某些商品說無蛋可賣,總公司紛紛說這是個別銷售狀況,不代表台灣缺蛋。

毛利這麼好的商品,不會沒事選擇不賣吧,肯定是遇到了一些困難,只是這些困難不能說,因為台灣沒有缺蛋問題。

其實大家在吵的是蛋的產量變少,導致價格變貴,從前年就有蛋農出來說因為飼料及各項成本上漲,需要漲蛋價,但因為被壓下來導致利潤降低,便調整換羽時間變相減產,結果供需更加失衡。

在自由市場裡,強行打壓價格勢必會造成短缺,之前中國也示範過了,為了壓制電價的需要控制住煤炭價,結果就是礦商調整歲修機組數,變相減產,與母雞換羽的做法如出一轍,其實是市場必然的過程。

就拿大家切身的例子來看就好了,馬政府時代油電雙漲應該讓大印象很深,考慮到一次漲15%被罵翻,後來就說以後要用浮動電價逐年調整,結果最近又凍漲了好幾年,據說今年電費可能漲30%,不過從賽局理論就知道,對執政者的最佳解是明年再漲。

這時我們要感謝台電中油都是國營企業,沒有他們共同承擔的話,我們就沒有便宜的電可以使用,也要感謝電業法還沒有過,不然私人公司早就減少發電,電力缺口一定會更惡化。

可惜雞蛋不是國營企業,沒有辦法共體時艱,與其吵哪裡買得到蛋,我們應該更重視背後的結構問題,到底禽流感有沒有辦法控制、現在的價格對蛋農有沒有吸引力、配銷有沒有遇到困難等等,才是解決問題的方式。

三明治先生
三明治先生
文章: 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