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鬼故事,早已預言了SVB銀行倒閉的《大威脅》

上禮拜的SVB銀行倒閉想必讓大家嚇了一大跳吧,最後看起來危機是順利通過了,不過未來會不會還有其他銀行產生連鎖反應真的沒人知道。

這就是資本主義

在事件後,拜登總統的一段談話特別有意思,他表示存戶的存款會受到保障,但投資人不會,因為投資人本來就知道風險的存在,這就是資本主義。

換句話說,投資人為了更高的獲利承擔了風險,現在只是遇到了風險成真的時刻,在你們投資時就該想到會遇到這樣的事。

真的是這樣嗎,我相信大部分的投資人根本沒想過這種規模的銀行會這樣說倒就倒,儘管在金融歷史上已經發生了很多次。

為什麼會這樣?因為大家早已習慣了報喜不報憂,從政府單位、公司經營層甚至是投資人,大家都喜歡聽正面消息,對於「負面消息」總是不屑一顧,有些真的是危言聳聽,但也有一部分是提醒了風險存在。

今天要介紹這本《大威脅》就是一本提醒你風險的書,作者曾經預言了2008的金融海嘯,但之後在十多年的大多頭期間,他不斷提出負面預言,也不斷的落空,因而被冠上「末日博士」的封號。

SVB事件

這次的SVB倒閉事件的原因,在《大威脅》書裡第二章的「期限錯配」有詳細的說明,SVB銀行擁有的短期負債(存戶存款)及長期非流動資產(到期債券)產生了錯配,不得已把長期非流動資產轉為流動資產(提前賣出認列損失),造成危機進一步惡化而倒閉。

當然,如果沒有這一年來的升息,SVB銀行根本不會倒閉,但也會造成另一種危機,就是為了保持危機不爆發,需要注入更多流動性,維持低稅率更長的時間,但同時會使泡沫越吹越大,最終引發不可收拾的爆炸。

這也是聯準會近期不斷在避免的事,他們寧可看到一些過於冒險的金融機構倒閉,也不願意賠上整個社會,正如拜登總統講的,這些人本來就該知道風險的存在,他們會在大家都沒出事時率先出事,肯定是有什麼地方沒做好。

這次SVB事件正好印證了這本書的優缺點,優點是他真的預言到了這次事件,批評者可能會說壞掉的鐘一天也會準兩次,但我認為書裡提到的都是長期事件,本來就需要時間發酵,但這次事件爆發代表作者的觀點不只有歷史的支持,也同樣有超前的洞見。

至於缺點呢,針對債務爆發的危機,作者在書裡是很悲觀的,認為爆炸是遲早的,早爆小慘、晚爆大慘,總之就是個慘字。

悲觀,但不要過度悲觀

但這次美國政府舉重若輕,看起來滿輕易就阻止危機擴大,雖然之後會不會爆發還不知道,不過書裡比較缺乏的就是提出解決方法。

因此我們在看這本書時,要時時把作者提到的風險放在心裡,例如勞動力減少了以後社會會怎麼轉變;反全球化的浪潮下世界局勢會有什麼變化,書裡提出了十個大威脅,債務問題只是其中一個。

但另一方面,我們也不用對這些威脅太過悲觀,因為作者想不出解決辦法,不代表其他經濟學家也想不出來,我們反而要從這些大威脅裡找出投資機會,如果有跡象出現時,我們藉由這本書的引導,可以比別人想得更深更遠 ,或許就能搶得先機,這是我認為這本書最大的價值所在。

威脅一直存在,只是大家視而不見;威脅腳步很慢,慢到你察覺不到,但不代表它不存在。投資人一定要知道風險,才能讓你比別人提早反應。

如果你喜歡這本書,歡迎來看看我做的說書影片喔

三明治先生
三明治先生
文章: 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