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達5000追蹤
FB經營了一年多,終於來到5,000人的里程碑了。
從一開始只是為了投資增加收入,看到書上寫利用寫作創造副業的方式,半信半疑但覺得反正也不虧,輸出可以帶動輸入。
從那天開始五百多天,每天輸出一篇文章,很感謝每個看我文章,幫我按讚分享的朋友,一路上也有很多貴人相助。
其實今年開始嘗試各種不同的方式,要把講了一年多的陳腔濫調做個軟化,讓大家可以更好消化。
指數投資說到頭來觀念就那些,說了一整年說真的也差不多了,就算我不排斥一小部分的主動選股,但還沒經過驗證我也不敢說得太死。
所以我還是靠指數投資為主,如果經營個人品牌可以為我帶來收入我也很歡迎。
雖然我並沒有發行什麼收費課程或商品,不過我並不覺得「收費」是不應該的事,我反而覺得收費是很合理的。
只是每天貼一篇文章是一回事,要整理成課程又是另一回事。
就像很多領域都有實體懶人包,就是把需要的東西整理起來讓你一次就上手。
既然有付出服務,當然就有資格收錢,大家如果覺得不合理,市場機制會決定是不是要淘汰掉這項產品。
大家都不是笨蛋,經過了市場考驗存活下來的產品,一定是滿足了市場的某些需求,而你自己可以選擇要不要買。
其實指數投資要懂的真的不多,我這一年來的文章,很多都是重複觀念,而且已經可以滿足大部分人指數投資需求。
如果你用心看我文章,其實我書的內容都在裡面了。
我覺得這是一層一層的,如果你沒辦法花這麼多時間自己消化,買一本指數投資的好書,可以讓你更快知道怎麼做,大家都要留時間給複利才能發揮作用。
當然,如果你想支持一下我,等我未來出書時,兩三百塊相信也不會對你造成太多負擔。
所以我很早就說過今年計畫是出書,因為我可以把內容整理成7萬字左右的一本書,就可以讓更多人吸收。
書出完我也不會排斥線上課,其實今年早就有平台找我出課,但我婉拒了。
我會把線上課當成是書的加強版,如果書寫完了,但你連書都看不下去,歡迎花十倍的錢來上(我未來的)線上課。
這也沒什麼不好啊,因為線上課一定就是最高濃度,再加上一些實作,讓人用幾個小時就知道往後的幾十年要怎麼做。其實終究你付出的不是時間就是金錢,看哪個對你更有價值一點而已。
為了這些目標,我今年就嘗試了許多不同的方式,例如上別人Podcast、自製YT、發電子報、創理財社團、演講等等,其實都是要慢慢把傳遞的管道增加出來。
我不怕人家說我歛財,即使我一開始就是希望能增加收入,我也免費服務了500天以上,我相信取之有道就好。
總之,謝謝大家的支持,上面提到很多管道也都還是實驗性質。想做的很多,但時間就這一點,歡迎大家多多加入,有什麼建議也可以直接私訊給我。
再一次謝謝大家的支持,下個一千的里程碑我們再來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