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的財富自由之道》ー這不是教你投資理財的書︱個人品牌聖經
先說結論,如果你想經營個人品牌,這是本必看的好書,至少,你要先看完這篇心得。
現在講到「財富自由」時,大家心裡都會想到「被動收入」、「投資致富」吧,不過這本書要教你的是如何才能創造主動收入。
你可能會說,我又沒什麼特別技能,領個中位數左右的薪水已經很滿足了,要靠主動收入達到財富自由,似乎離我太遠了。
注意到書名了嗎,書裡認為「普通人」要達成財富自由也是完全沒有問題,而且看起來還真的不難。
關鍵就在「網路」,記得在《原力效應》裡我們講過網路的人際槓桿,因為現在網路無遠弗屆,所以我們只要能夠產出價值,在超大槓桿的加乘下,就能產出無比的效益。
作者就是從一個普通人,進化到年收7位數美金的Podcast主持人的最佳範例。
作者JLD本來有多普通呢,高中前成績不錯,後來進了部隊服役,因為參加伊拉克戰爭飽受PTSD之苦,26歲退役就讀法學院輟學,又進入了商學院就讀,畢業後從事保險業直到2008金融海嘯,又轉往新創科技公司擔任業務,但經過半年又再離職。
到了32歲時,作者覺得自己不斷更換工作,雖然足以糊口,但不可能讓他達到財富自由,於是他轉往Podcast發展。這本書就是從他成功的案例,提取出適合每個「普通人」的成功方式。
千萬別誤會,書裡教的方法很普通,但不代表很輕鬆。成功的秘訣是重覆做出對的事,我們看這本書前就已經知道,但這本書可以教你什麼才是「對的事」。
以我個人在FB創立粉專到現在一年多,看到這本書只能說相見恨晚,如果我能早點知道這些道理,肯定可以少走許多冤枉路,以下分享我個人最有收穫的三大重點給大家。
最小利基
首先,你一定要找出你的「最小利基」。我們不用在某個領域達到前1%,比較容易的做法是,找出你位於前25%的3個領域(通常很容易),然後組合成一項服務,這麼一來,你就可以在這項綜合領域達到前1%。
以作者的例子來講,他覺得自己適合做訪談節目,問題是,在他開始進入Podcast時,訪談節目肯定不缺他一個,但針對成功創業家、品質穩定,且每日更新的訪談Podcast,就只有他一檔,這意味著他節目上架的那一瞬間,就成為最好的選擇。
創造化身
這麼一來,他就不需要跟人競爭,因為需要這個服務的人也沒有其他選擇,而他又是怎麼找出這個服務的呢?就要講到第二個重點:「創造化身」。
所謂的化身,就是你心目中的完美顧客,你要想像一個需要你服務的人有什麼特點。例如你的化身可能是30~40歲的上班族,每天上下班車程約30分鐘,收入中等,下了班喜歡去釣魚,這些年來他們對生活有什麼滿意的部分,又有哪些不太滿意的地方等等。
重點是要把這個人物刻劃出來,形象要比你最好的朋友還要鮮明,接下來呢,再次引用《原力效應》的說法:逆向建造出你的節目。
這個節目應該要多長?不超過30分鐘,因為這是化身通勤的時間;多久要更新一次?一週七天都要,因為除了上下班,化身假日還會去釣魚;要訪談哪些問題呢?當然是化身想知道的。
這一節真的是令我超級有感觸,日更了一年多,常常都在想:什麼是大家會感興趣的?但如同書裡講到的:「如果你試圖與每個人產生共鳴,沒有人會跟你有共鳴。」我們該問的不是「大家」想要什麼,而是你的「化身」想要什麼。
建立智囊團
最後是建立「智囊團」的重要性,要知道一個領域會沒有競爭或少量競爭,肯定是因為它很難做。
就像作者的日更Podcast,一年就要訪問365個成功企業家,不只要找到他們,還得跟他們敲時間、錄音、剪輯,甚至還要宣傳,有沒有覺得這是不可能的任務?
但正是因為這件事看起來那麼難,才會沒人願意下來競爭,所以提供「最小利基」的服務會很辛苦、很困難,但同時也很值得。
這種工作只靠內部動力常常是不夠的,過程中一定也會遇到許多困難,因此你會需要一個智囊團來協助你、支持你、甚至督促你。
一群人才能走得遠,書裡建議藉由定期的線上討論及公開承諾,你一定可以把潛能發揮到更極致。
以上是我精挑細選書裡三個對我啟發最大的重點,其實這本書能說的真的還很多,選出這三點其實也是因為是我近期想努力的方向吧。或許之後再用YT的方式,詳細說明其他章節。
總之,這本書對有心往自媒體發展的人來說,真的是必看的一本好書。我在看到上面這三個章節時,就已經忍不住分享給一些有在經營粉專的朋友看。現在分享給大家,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如果你喜歡這篇心得文,請幫我分享給更多需要的人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