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誰,比你做什麼更重要》——管理學大師認為比「管理」更重要的21件事

《你是誰,比你做什麼更重要》是英國管理大師查爾斯韓第,在他86歲時留給大眾的一份禮物,書裡用對晚輩說話的口吻,寫出21件他認為最重要的事。

韓第被稱為”管理哲學家”,因為他注重的不是”管理”,而是要怎麼領導,他書裡曾說過,他不喜歡使用”管理”這個詞,這會使所謂的”管理階層”誤以為他們有權力支配別人。

在這本書21封信裡,前14封信談的都是比較哲學的面向,例如世界的變化、人生的意義、信仰的真諦、你是誰等等,但千萬別看到哲學就滑過這篇心得,更不要把這本書移出購物車,給我一篇文章的機會說說這本書有多好吧。

想像我們在玩一款角色扮演遊戲,我們一定會先了解故事的背景,跟我們的目的對吧。大部分的遊戲會有主線任務帶著你,而真實人生的我們也常常跟著”主線任務”,該唸書時就唸書,該求職就求職。

但你可曾停下來看看這個世界,看看你的目的是什麼。這就是哲學的意義,哲學在古時候是人們閒暇無事的消遣娛樂:想想人是為什麼而生、死後的世界又是如何,想好了再找個人辯論一番。

但在現代這反而成了一種必要,你要是不主動停下來,你會被各種任務及資訊推著跑,最終會跑到精疲力竭,而你根本不知道自己要去往何處。

當你帶著某種專才出了社會,找了一份工作時,公司美其名是招募”人才”,但他們需要的是那項技能,例如你會跑業務,他們就稱你為業務;你會會計,他們就稱你為會計。

我們為了穩定的生活,已經把自己大部分的時間都賣給了公司,並准許他們用來達成他們的目的。

公司會希望你在自己的”專業”上越來越強,因為這正是他們需要的技能。你就像一顆橡實,當你不斷塞入新的技能時,你就變成一顆比較胖的橡實、比較出色的橡實。

但除了職場所需的技能外,更重要的是我們想成為什麼樣的人,也就是「你是誰」的問題。當你了解到你的方向後,你的養分才能帶你前往截然不同的道路——長成橡樹。

這本書的內容很精練,分成21封信來寫,每封的長度約在3,000字左右,但每一段都充滿了人生哲理,可以解壓縮成很多的想法。

例如講到人生目的:「總是有人透過自己的期望,為你設定目標。」

又如講到成長環境:「我們成年時,第二次世界大戰才剛結束。當時我們很確定自己會像上一代一樣,不到二十年就陷入另一場戰爭,只是面對的是新的敵人,拿著更可怕的新武器。」

說到成功:「假如你用金錢定義成功,那麼金錢的數目可能太過耀眼,以至於你根本看不見工作或人生的真正目的。」

許多的經典書是在作者事業顛峰時撰寫的,作者在40歲時寫的是《了解組織》(1976) 、《管理之神》(1978) 、《工作的未來》(1984),這一類管理專業的書,但經過了一整個人生,他書裡寫的不再只是管理。

這本書我認為十分適合放在床頭,不管你人生遇到了什麼困難,都可以找到對應的章節,而且可以與你一起成長,在不同時期來看,一定會有不同的感觸。

三明治先生
三明治先生
文章: 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