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目規避「風險」才是你的風險,投資泛稱稱的「風險」才不是你的風險
風險是什麼?
相信大家心裡都已經有許多答案了:波動的幅度、本金減損的機會、最大減損的數額……這些都是投資商品的風險,也是投資機構一般稱的風險。但問題是,對你個人、對你投資目標來說,風險到底是什麼?
我們先說為什麼前半段會被稱為「風險」,因為對投資機構來說錢是流動的,有時會有新資金進來,但也常常會有錢流出去。他們有的是保險公司,使用浮存金;也有投資機構,使用投資人的錢。
對他們來說,不希望水位高低差得太多,因為他們無法預料什麼時候錢會流出去,像是保險公司很難知道什麼時候會有災難需要理賠,投資機構也不知道什麼時候,他們的投資人會想錢拿走。
這些狀況就很像我們人生會遇到的意外情況,如果突然增加了一筆花費,導致你在低點得賣出股票,那對你的績效就會大受影響。
如果定期定額每月一萬,結果在股票「腰斬」時發生意外,賣出20萬的股票來使用,那你跟目標的距離就多了40萬,等於是超過三年的時間。
所以我們都知道,要準備緊急預備金、要準備保險,為的就是儘可能不要用到投資的錢。但上面講的機構不行,因為他們的績效要考量,所以他們寧可犧牲一點報酬,讓波動程度降低一點。
但我們有需要嗎?都已經為了不賣出股票做了這麼多努力,還要再投入所謂低波動的標的嗎?
你可能會說,還是有可能有些漏網之魚,因為緊急預備金可能不夠,而保險也一定會有沒辦法保的部分啊!
這些都有道理,但投資本來就是承擔一定的風險,才能獲取相對應的報酬嘛,所以你要想的不是「有沒有風險」,而是「值不值得」這個問題。
我們投資是為了什麼?很多人會說是為了退休規劃。那到底是在達成目標前這些波動風險比較大,還是最後無法達成目標的風險比較大?
很多人只看到了眼前的風險,卻忽略了不斷顧忌這些風險,會不會讓你的最終目標承受風險。
用整個投資生涯來看,最大的風險應該是「達不到目標」,接下來是「意外事件」,因為這也可能會讓你達不成目標,最後才是「波動程度」。
不是說風險控管不重要,只是不要一直糾結於波動程度,甚至還影響到投資績效就得不償失。
舉例來講,股債配、配息型、低波型這類「保守型」的投資,我就不是那麼認同,因為短期內保守,長期來看可能根本不保守。
別誤會,我並不是說一定要買漲跌很大的股票,尤其是很多人現在聽到報酬可能就會想到輝達。我絕對不是鼓勵大家一定要投資像輝達這類,所謂會飆的股票。
首先,也沒人知道哪支股票會飆,再者,每支飆股到後來多少都會有泡沫性質,已經偏離了正常投資的範圍。
我的意思是,當股市的平均報酬就擺在那,而你可以輕鬆地靠著指數投資,就獲取這樣的平均報酬,任何因為「低波動」、「高股息」、甚至「月配息」等等的原因,而減少了含息總報酬的股票或ETF,都不該是你考慮的對象。
在台灣的股票、ETF就拿來跟0050比;在美國就跟VTI、VT比較,如果你為了降低波動而選擇了報酬較低的標的,那才是冒你未來生活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