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夠自私的選民,會造出包裝精美的候選人
每次選舉到了,最受不了就是整天吵吵鬧鬧,四年前、八年前、十二年前的事全部再拿出來重新吵過一次。
看了一次、兩次、三次後,漸漸發現,”真相”根本就不重要,重要的是媒體前的曝光而已,大家爭的是資訊爆炸多,多到你根本無暇處理真正有用的資訊。
有點像是股市裡面的日常,「雜訊」充斥在股票市場裡,最後就是你怎麼解釋都說得通。
你要說股票會漲,有一堆數據可以讓你發揮,同樣的,你要看跌也有一堆素材。
最後就會發生什麼事?大家只相信他們原本相信的,也就是心理學上稱的「確認偏誤」。
這就是現在各黨在做的事啊,有的黨是靠主席一個人嘴炮無敵,另外也有老大潔身自愛,派一群小弟人多勢眾,最後還有一個自己家裡還沒吵完的(?)。
大家不斷用一些其實不太重要的話題在吸引你注意力,例如最近在吵的服貿,為什麼大家不吵服貿應不應該重啟,而是吵過去誰的立場怎樣,現在又變怎麼樣。
政治人物誠信當然很重要,但我說那個服貿是不是要重啟,重要的不是重啟後的優缺點嗎?
最後大家只會說,你看那個柯文哲就是_________(請自由填入變色龍、務實等形容詞),但架吵完了,每個人都可以在這段過程中找到自己支持/不支持某個陣營的理由,跟政策一點關係也沒有。
另外也很討厭一種人,就是常常拿特定立場的新聞來分享給大家,當我們盡量避免接收到這些無聊的吵架新聞時,總是有人不厭其煩的拿到你的眼前。
我可以理解政治人物是不得不在電視上不斷吵架,如前所述,你只要吵到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支持者會自帶濾鏡,進而更堅定支持你。
但把自己支持的事硬塞給別人又是另一回事,現在是網路時代了,大家要看新聞隨手點一下就有,哪有需要你轉述。
兩個人看完同一篇新聞只會有兩個結果:一起罵某政治人物/一起罵某新聞媒體。兩個人強化了一個信念,而這個信念,還是跟政策一點關係也沒有。
這兩種例子都有一個特色:沒有過濾掉「雜訊」。
每個政策一定都會對你有利/有害,有些狀況很輕微,有的影響很重大。
舉例來說,以前要不要開放陸客這個問題也吵過一陣子,有人會說現在陸客不來,旅遊景點變得很乾淨、品質提升。但如果你是以前在那些旅遊景點擺攤的、開民宿的,肯定不會這樣想。
所以一個很久才去一次國內旅遊景點,甚至認為出國才是王道的人,跟一個靠陸客吃飯的商家,兩個人吵應不應該開放陸客就很好笑,因為他們再怎麼吵也吵不出結果。
這時旁邊的人也會加入戰局:我們應該幫幾十萬個靠陸客吃飯的家庭想,沒了陸客他們怎麼生活。
我又不靠陸客吃飯,為什麼我要幫他們想?到底關我什麼事?
這裡的關我什麼事才是重點啊,是不是能說服我,即使我不靠陸客吃飯,開放陸客對我還是有好處,好到可以讓我忍受國旅景點陸客爆滿,或是彌補我多花錢出國旅遊,這才是重點吧。
但通常從這之前就會直接歪樓,xx黨冷血不顧人民死活,○○黨想引清兵入關。這就是雜訊,想一想這些到底關你什麼事?
這就像上市公司的ESG,它是世界趨勢沒錯,但如果對獲利沒有任何幫助(員工忠誠度、品牌社會觀感等間接因素都要納入),股東就應該避開這種公司。
回歸到問題的本質,那就是這個政策到底關我什麼事,如果你支持一個政治人物與否,不是因為他或對手身上的形容詞,例如誠懇/騙子、暖/冷血、能力/草包……那你就成功一半了。
你支持某個政治人物,應該是因為他提出的哪些政策對你有利,找出因果關係來,或許會看起來有點短視近利。
但這就叫「市場的有效性」,大家都用自己的利益為出發點時,政治人物就會想辦法提出對大家最有利的政策。
反之,如果大家都用標籤來決定支持與否,最後每個候選人都會包裝精美,這兩者哪個比較好應該不用多講。
我建議大家,對待手上選票要像對待鈔票一樣,投票前問自己,這張票投下去可以給我帶來什麼好處,選擇最自私的選項,反而對整個社會更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