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人》@Netflix——經典好片推薦——為沉睡症患者放個暑假 ( Awakenings , 1990 )

《睡人》是一部1990年的片,經由朋友介紹我才去翻了出來,結果真的不是蓋的。

我覺得現代的電影如果想引導你去思考一件事,會說得比較直白一點,以前的電影則會更隱晦一些。

這不是要貴古賤今,只是拍攝手法的不同。就拿之前介紹過的《天生小棋王》來說,「孩子要的是什麼」這個問題,在片中是用其他孩子的羨慕眼光來帶出,換成是現代的片,則會出現一個智者形象的角色直接問出這個問題。

而這部《睡人》是真實故事,講的是1920年代開始流行的「嗜睡性腦炎」。得了這種病的人,身體會不斷僵化,最後會長時間保持同一個狀態不動。

但又不像植物人,因為他們要動是可以動的,只是不知道為何總是保持同一個姿勢,就像睡著一樣。問題是,要怎麼樣他們才會醒來?

中間有許多醫生嘗試了各種方式,但都徒勞無功。幾十年過去了,絕大多數的醫生都放棄了,就連有些家屬也放棄了。

但至少有個家長還沒放棄,她的孩子羅威從11歲開始發病,20歲完全僵直,到現在又過了30年,在這近40年的時間裡,這位媽媽一直沒有放棄。

同時,有一個醫生也沒有放棄他們,塞爾醫生充滿了熱情與實驗精神,他曾試著用四噸蚯蚓提煉出0.1克的髓磷脂,他知道這不可能,但還是要實驗了才能證明。

這種實驗精神也體現在他面對「嗜睡性腦炎」的態度,許多醫生都束手無策,但塞爾醫生想,不是還有很多可以嘗試的方法嗎,你們怎麼就放棄了。

塞爾醫生先發現了,這些病人對丟球有反應,看似靜止不動,但卻可以精準把球接起來。但當他與其他醫生分享這個發現時,大家卻顯得興致缺缺。

因為他們接完球又繼續沉睡,只是接個球實在不代表什麼。但這卻是研究發展的契機。

因為當實驗性藥物出現時,最直接的阻礙就是錢。對一個幾十年來束手無策的病症,要醫院再拿出錢來研究未免太強人所難。

還好,塞爾醫生不斷觀察、不斷記錄,雖然病人兩三天才動一次,只有在有系統的整理下,才足以讓人相信,這些人還是有意識地行動,而非只是反射動作。也是因為這樣,他們才能爭取到經費。

經過一段時間的嘗試,有一天那個「小」病人羅威奇蹟式的甦醒了。不只醒過來,表現起來還跟正常人一樣。

其他病人也一個個醒了過來,這對醫界、家屬來說都是好消息,整間醫院充滿了快活的空氣。

可惜的是,這段時間並沒有維持很久。

因為藥物的副作用,病人的身體會產生不正常的抖動,加強劑量會抖得更厲害,而且不知道會不會有其他狀況,減低劑量最不可避免的又會陷入沉睡。

羅威又再陷入了沉睡,在這段短暫的旅程中,他跟媽媽久別重逢、意識到自己變老、談了場戀愛,但都像過眼雲煙。

曾經滄海難為水嗎,還是只在乎曾經擁有,如果是你,會想要沉睡中醒來,經歷這一段奇異旅程嗎?塞爾醫生這個實驗算是造福了病人嗎?答案我無法在這裡解釋,但從電影畫面裡看來再明顯也不過了。

推薦給大家這部《睡人》,看看醫生的奮鬥與掙扎,珍惜平淡而微小的幸福。

看更多塞爾醫生:作者&原型醫生自傳:《薩克斯自傳》

三明治先生
三明治先生
文章: 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