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努力的事,就該成為故事》——不客氣但充滿智慧的52封信

第一次看林育聖的文案,是看「每天來點負能量」,那是一個還沒那麼多梗圖的時候,當然會做成圖通常是靜思語,不然也是比較正能量的雞湯句子。

當時的負能量圖文就讓我眼睛為之一亮,精鍊的句子加上幽默風趣的智慧就是我當時的印象。(還買了書呢)

事隔多年,「負能量」停更後,有一段時間我其實不知道作者是誰,更不知道他現在在做什麼。

翻開這本《那些努力的事,就該成為故事》,雖然作者已經不標榜「負能量」這個詞,不過還是讓我有許多當頭棒喝的效果。

因為作者的觀察跟犀利程度,跟負能量時期完全是不同檔次。不用靠著有點酸酸嗆嗆的言語,取而代之的是如同一個智慧的老人,雖然毫不客氣,但你並不覺得被冒犯,因為這些話是如此合理。

我喜歡裡面「熱臉貼冷屁股」的那篇,裡面寫到「貼哪個屁股都覺得冷」。

對啊,一般我們都會認為人家給你冷屁股是他的問題,怎麼這麼不識相、不領情,但人家也很委曲,突然被這個熱臉燙一下心情也好不到哪去。

但這句話充份表達了,不是人家屁股冷,而是你的臉太熱。反正你也改變不了別人的屁股,不如就讓自己的臉別那麼熱吧,適中的溫度對大家都舒服。

另一個讓我感觸良深的是關於「熱情」的見解,在書裡的第3封信裡。

維持早上5:40起來寫作已經超過一年了,雖然還沒有發生,但我其實滿擔心,有一天熱情消退後,沒辦法早起寫作怎麼辦。

這樣我就無法維持一天一篇的進度,我並不是一個擅長社群經營的人,靠的只是日常寫作的輸出,也就是說粉專可能就會停擺了。

不過這本書裡提到一個觀念讓我恍然大悟:「熱情只是一開始的契機,不是維持的原因。」

要維持一件事,靠的應該是專業。每天寫作不是因為對寫作的熱愛,而是因為專業。如何從熱情轉換為專業,才是熱情消退前要在意的事,等到轉換完成,熱情就已經不太重要了。

其實這也是我目前在做的事,以前每天鬧鐘一響我會很興奮的跳下床準備寫作,現在就只是日常,好像有點倦怠、有點失去熱情,不過看完這篇後仔細一想,我本來就不是靠熱情維持這個習慣的,現在又何必擔心呢。

但倦怠還是有點問題對吧,還好第11封信時我就得到解答了。

為什麼我們會說「職業倦怠」,但不會說「食物倦怠」、「戀愛倦怠」,因為找不到意義也無法逃離才會倦怠。

我認為在寫作上,當你覺得熱情消退了的時候,代表你是時候往前再邁進一些了 ,這些內容已經讓你覺得無聊了。

真的像我最近的寫照,當我自己也覺得寫的東西、觀念都差不多時,而又因為準備演講而不得不寫,真的很疲倦。

在翻開這本書前,我其實就先跳出每天寫理財的圈圈,再看到這封信時感觸良多。

有時候我們只是怕走出去不一定比較好,反而失去了往前的機會。

《那些努力的事,就該成為故事》裡有52封信,討論了52個不同的議題,當然不是每個都能讓我有啟發,但上面講到這三篇,每篇其實也不到2000字,卻能讓我有許多啟發。

相信每個認真生活、認真工作,都可以在書裡找到適合自己、直擊靈魂的幾封信。

三明治先生
三明治先生
文章: 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