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科博館不一樣了,夏日優雅育兒的好去處,寓教於樂又省錢

去了幾十次的台中科博館,就這次最好玩。

科博館展區很多,之前帶小孩去時總是去看看恐龍、展示區走一走時間就差不多了,一方面也是太空劇場、立體劇場小時候覺得很稀奇,現在覺得不就3d電影,到處都有,也沒有很想去。

暑假開始科博館只要買早鳥(9:30)的太空劇場,就可以免費進入展示場,等於免費多看一場太空劇場,所以當然就衝了。

都忘了太空劇場之所以叫「太空」劇場,是因為在影片開始前會有一段星空解說,我們因為露營常常會看到滿天的星星,了解星座對我們來就非常值得一看了。

至於後面的影片,我是覺得普通啦,不過小孩子看完後吵著要再看電影,應該對他們來說是好看的吧。

看完太空劇場進到展示場,恐龍區必去就不多說了,這期的特展有幾個滿有意思的,像是「在海之濱」展區,竟然放了暴龍跟三角龍的頭骨,小孩子看了當然就很興奮啦,說這是真的嗎?

我說應該是假的吧,想不到旁邊工作人員說這是真的喔,只要玻璃櫃包起來的都是真品。還不只這樣,旁邊一個拍照用的鯊魚嘴,牙齒也是用真的鯊魚齒做的,摸起來還挺銳利的,真是大開眼界。

「同火的日子」如果有跟到導覽,也是非常值得一看,從人類用火的演進,到人與火的關係,有帶給我不少新的體悟。

例如還不知道用火烹飪前,人們都是吃生食,也就是沒有圍在一起吃飯的必要,是火的出現,讓人們社群關係緊密起來,也難怪許多傳統都有圍著火,甚至不能讓火熄滅的習俗。

另外,拿香拿了三十年,總是不知道為什麼要拿,也不知道為什麼台語在形容信仰會說「拿香」,原來香就是藉由火及煙來與神明溝通,一個天線的概念,導覽小姐姐還說漢人文化裡,可以沒有神像,但不會不拿香,想一想好像真是這樣。

因為小孩子吵著要看電影,下午又去了立體劇場,其中一部「恐龍迷黛娜」真的是傑作啊,如果你到科博館來,千萬不要錯過。

這是一部關於想像力、關於科學、關於親情的影片,片中藉由孩子們的想像力,把恐龍具象化,展開一系列精采的冒險。

之所以我說是傑作,是因為片裡把很多要素融合進去,例如小孩長大了總是會比較沒有想像力,比起魔法,認為科學才是真理。但片裡就說,科學不就是科學家先想像出來,再去證實的嗎,所以科學就是魔法。

片中充份運用想像力這個要素,例如用溜滑梯當坑洞來躲避恐龍攻擊,或用腳踏車來當成陷阱讓恐龍跌倒等。但也不忘了科學,像是暴龍會反芻食物來餵給寶寶、翼龍會把食物帶到巢裡給小孩吃等等。

又如片中探討,許多以前被分類為不同種類的恐龍,會不會其實是不同年紀的同一種恐龍,最後得出結論,雖然他們長得不一樣,但他們還是一家人。

再看看主角們,有黑皮膚的、有捲髮的、有戴眼鏡的,但他們都是一家人,完美的結尾。

「驚心洞波」比較硬科學,是在講黑洞與重力波的特展,不知道你們感覺如何,但我之前看完《觀念天文學》,這是由三位諾貝爾獎得主所寫,算是深度科普,上下兩冊厚厚的看了我十幾個小時。

看得是很過癮,但寫出來沒人看,誰要聽什麼天文啊、重力啦、相對論的,無聊。還好有這個展覽,我就可以好好跟孩子炫耀一下,反正說錯也沒人知道。

各位爸爸或男友們,想炫耀的話我教你們,以下不保證完全正確,但可以唬得人一愣一愣的。

首先在門口那張大海報就滿有得講的,為什麼黑洞明明是黑的,周圍卻有一圈亮光呢?黑洞之所以黑,就是因為光被吸進去後就跑不出來,而外面這圈,就是因為光還跑得出來,又因為被黑洞吸引過去,所以整個變很密集,因此就形成了一圈光圈。

進入展區的那段隧道邊有許多時鐘,越靠近出口轉得越慢,這就是相對論啊,越靠近黑洞中心,因為你速度無限接近光速,所以時間幾乎靜止。

再走進去一點,有個用高爾夫球來模擬黑洞的裝置,不只小朋友玩得開心,也能證明你剛在外面講的是對的——高爾夫球本來離了一段距離,被吸引後越靠越近,最後掉到黑洞跑不出來。

最後來到「科學中心」,這裡跟小時候印象完全不同了,我也不記得小時候是怎樣,總之我只去過一次就沒什麼再去。

三歲到小二的幼兒可以預約頂樓的繪畫體驗,畫一隻海中生物,再掃描到互動水族箱,不只可以看他們游來游去,還能跟他們玩呢。

樓下的設施有點像台北科教館,滿有趣的,有光的折射、磁力效應、柯式力,各種小裝置讓小朋友玩,玩上半天也不是問題,更重要的是門票便宜,非常值得一去。

暑假到了,不管去哪不是晒就是貴,台中科博館讓你在冷氣房裡優雅育兒,而且既省錢又寓教於樂,只把科博館當成回憶的中部人記得找個時間來去看看吧。

三明治先生
三明治先生
文章: 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