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影評的三個觀念,你也可以寫出好影評
這張照片跟我好像啊,這也是我以前一直有的迷思。
來源:超粒方臉書
以前我會覺得,看電影就該好好看、好好享受電影的氛圍才對,如果還要想著寫影評,就會影響觀影體驗。
不過現在我真心覺得,邊看影片邊想影評會讓你的觀影體驗更好。
倒不是直接筆記本拿起來抄重點,也不是直接就邊看邊構思整個段落,而是要在電影裡面找到可寫的點,看完後幾天內再構思整篇文章。
我認為,當你在電影裡找可寫的點時,會讓你對這部影片了解更為深刻,像是昨天我等到《超難搞先生》在Netflix上映,目前看了半集,覺得裡面最感人的就是主角與亡妻的感情,每個畫面都帶給人深深的惆悵感。
有了這個前提後,我就會想,既然這是電影的主軸,那其他角色代表了什麼?
女主角讓他想起什麼,社區其他居民又代表什麼?
以前都會覺得,這些寫影評的人到底是怎麼看電影的,為什麼他們可以看出這麼多弦外之音,是重刷好幾次,還是每一幕都定格來想。
其實應該都不是,只是在前半段電影舖陳時,他們已經藉由之前看過的電影、文學作品,先去預想之後可能會發生的劇情,會用什麼事件來表現。
雖不中亦不遠矣,如果看到出人意料的表現手法,更是一個值得一寫的看點。
另外看心理學的書也會很有幫助,有許多的場景並不會表現得那麼直白,而是用暗喻的方式,這個暗喻不能太簡單也不能太難,心理學,尤其個人認為榮格心理學就是個很好的工具。
這部分可以去聽周慕姿讀靈魂腳本Podcast節目,優質聲音又好聽,從宮崎駿聊到黑天鵝,會讓你對電影的涵義有很深的體會。
再一個就是鍾穎老師的《故事裡的心理學》、《傳說裡的心理學》這一系列,前者比較普及後者比較深刻,我是比較喜歡《傳說》,不過真的比較深一點。
其實一部好電影絕對不只是在外部爭鬥,例如好人打壞人那樣,沒有內心掙扎的電影絕對不會是好電影。
就算是蜘蛛人、復仇者聯盟這樣的「爽片」,一定也會有主角的心魔,或許就是這個心魔幻化成死對頭,或是在過程中影響了他的實力。
例如之前看的《冰上旅程》,女主角在一次三周跳摔倒後就有了心魔,這個動作再也做不好,以一個長年訓練而且專業的滑冰選手來講,會覺得有點太過脆弱了點,一個動作失敗就一蹶不振?
但了解她的家庭背景跟當天發生的事後,就會知道根本不是這個失敗打倒了她,而是長年的家庭環境、當天賽前的家庭事件,才是真正打擊了她的元凶。
他害怕的不是在滑冰摔倒,而是他在人生經驗裡,她摔倒時沒有人會接住她,他所剩的只有滑冰,如果滑冰也失敗,就再也沒有人愛她了。
其實每個人多少遭遇到這種感覺,或許是青少年時期,說不定就是現在,在看出這層涵義後,如果讓你聯想到生活經驗,這個故事就不再是別人的故事了。
如果你也喜歡看電影,我推薦從這三個步驟:①以要寫影評的角度來看、②預測劇情走向、③周慕姿+鍾穎=榮格心理學,寫出影評也可以來跟我分享好片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