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101》——啟動思考的入門書,帶你認識大腦的運作

《思考101》是有關思辨的書,由哈佛大學的心理學教授的課程整理而成。為什麼會叫思考101呢,因為101通常是指入門的課程,所以這本書名顧名思義,就是寫給思考入門者看的。

這次的 #歐陽Talk書秀 介紹的正是這本《思考101》,聽完覺得這本書真是恰如其份,入門者也能看得懂,而且也有獨到的觀點。

別以為入門的就會很容易,其實思考書我也真的看了不少《逆思維》、《反智》與許許多多的心理學書籍,其實會講到的謬誤都差不多。

認知偏誤、確認偏誤、近因偏誤、架構偏誤、代表性偏誤……大多都在各種面向影響著我們,正因為這些是最常見的偏誤,所以也是最入門的書一定會用到的。

換個角度想,我們想用c/p值最高的方式改善我們的思維,需要的正是這種入門書啊。

對入門者而言,先從《思考101》看起,再看《逆思維》、《說理》等等的書會是不錯的順序。

而如果你早就已經有看過其他思考書,我認為這本《思考101》還是有它獨到的地方,以下是三個我在這次 #歐陽Talk書秀 聽到的三個亮點。

例如書裡講到,為什麼人會有確認偏誤,原因是為了不讓人太完美主義,如果每件事都要打破砂鍋問到底,找出最完美的解方,那你會發現永遠還會有疑義,因此你會寸步難行。

「滿意即止」是人們得以展開行動的心理機制,而副作用呢,則是你會不斷尋求行動的理由,也就是確認偏誤。

又如書裡在因果謬誤篇提出了「反芻思考」這個詞,也讓我眼睛一亮,這有點像確認偏誤與因果謬誤的綜合體,先在心中給自己的某個行為下定論,然後找出所有的原因指向同一個結論。

這種情況好壞決定於你起始的定論,如果你本身是個很有自信的人,大概不會有什麼大礙;但如果你是比較悲觀的人,就很有機會不斷自我強化,最後發現自己怎麼做都是錯的。

最後一個是讓我最矛塞頓開的,我們知道數據很重要,也知道比起數據,例子更具有說服力。

就像我們在投資上希望保持理性,但市場大家都不是太理性時,我們也只能配合。我們知道應該要說理,應該逆思維,但大家都是想看例子,沒人想看一堆數據。

因此我們得要配合,要說服身邊的人思考時,我們需要的是例子,不是你學了什麼xx謬誤,也不是某某實驗得出了什麼結果,你沒拿例子出來,根本沒人想聽你說話。

但例子的細節太多了,同一個故事,你想表達的是A,別人偏偏聽到B去,這就是我們溝通的難處嘛。講道理沒人要聽,講故事就只聽到故事,你重視的點永遠只有你重視。

針對這種情況,書裡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解方,從多個故事帶出同一個觀點,這幾個故事各有細節,第一個聽完得到很多不同的重點,但第二個、第三個故事出來就聚焦到重點了。

讀書會的同學講得很好,跟青少年講事情就要這樣,用幾個故事讓他們去思考,說教感才不會這麼重。

這有點像直播用的環形補光燈,你只用一個聚光燈就會產生陰影,而且還會很刺眼,只有用環形的才有各個角度,既不刺眼又無死角。

總而言之,《思考101》是本適合入門但不落俗套的書,適合入門~中階的讀者,有興趣的也可以去找來讀讀喔。

三明治先生
三明治先生
文章: 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