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的三個優點與缺點,其實電子書真的沒比較省

使用電子書閱讀器已經兩年多了,今天來聊聊電子書的三個優點與缺點吧,這篇會比較著重在缺點,但我並沒有後悔使用電子書,單純因為優點大家都知道所以篇幅小一點。

首先電子書的優點肯定就是方便啦,一本電子書閱讀器100多公克,裡面可以帶幾百本書(同時省空間),只要預先下載,不用網路也能隨時看,實體書你頂多帶個兩本,如果剛好心情不對,正好給你不看書的藉口。

劃線也是很方便的地方,你可以看完書直接把劃線及筆記匯出到筆記軟體,你就可以常常複習書裡的重點。甚至電子書可以全文搜尋,你只要記得關鍵字跟書名,就可以把你有印象的段落找出來。

再來是裡面的閱讀紀錄很重要,一年看幾本書,幾月幾號看完什麼書,每個月、每年花多少時間看書都有紀錄,把你看書的時間可視化,其實也是進步的動力。

最後電子書閱讀器也很護眼,千萬別以為電子的一定傷眼,我用手機看電子書,眼睛大概只能撐20分鐘,用電子書讀器實測連續三小時沒問題(btw 我沒近視)。

說完優點,來說說三個電子書的小缺點吧,這裡著重在閱讀器上,承前所述,用手機我是看不下去的。

首先,電子書的價格其實一點也不便宜,大家看到電子書與紙本書通常有個價差,不過最近很多電子書賣得跟紙本價一樣,根本是吃死電子書用戶不得不買。

紙本書跟電子書光印刷成本就差了一截,又沒什麼額外鋪貨儲存的成本,更別說讀者買了書以後還沒辦法賣二手,出版社賣電子書其實好處很多,另一方面對用戶來說是更高的隱藏成本,更別說閱讀器已經花一筆了。

讓人覺得,出版社其實不太願意耕耘電子書這塊市場,或是知道會買上萬元閱讀器的人,都是比較重閱讀、花得起的人,會不會以後看到電子書還比紙本書貴呢?

再來是電子書的多頁翻閱比較困難,閱讀器本身的速度就不快,絕對不會像手機這麼滑順,一次翻一頁算是可以接受,但要連翻個20頁去找某個段落就有點麻煩了。

我們閱讀會講究略讀,在正式閱讀前先快速翻閱一次,大概掌握書裡的重點再來開始細讀,但使用閱讀器基本沒辦法略讀,只能配合電腦或乾脆放棄,直接開始細讀。

有時候會有需要前後對照的段落,紙本書用手指夾住就可以完成的事,閱讀器可能要記得編碼位置,實際上光打那串數字(代表段落位置)就太麻煩了,前後對照也是直接放棄比較省事。

最後,買了書不僅不能賣二手,連要借朋友都很困難,以我使用的讀墨而言,是有提供一個免閱讀器的家庭帳號加4個需閱讀器的兒童帳號,書可以在這些帳號裡流通。

免閱讀器的帳號其實就等於借朋友,只是就只限定「一個」朋友,他要申請讀墨帳號,而且你還得謊稱是家人,一般紙本書有這麼麻煩,我愛借誰就借誰。

4個兒童帳號是給有買專屬閱讀器(mooink)的人的後門,但其實也是共用帳號,因此我要推坑別人,還得先讓他買一台閱讀器,再提供我的帳密給對方。還好我的書超過450本,算是小有吸引力。不然這個功能也是雞肋,誰會為了看幾本書而花幾千元去買閱讀器。

再次強調,我認為電子書還是利大於弊,只是優點大家都知道,所以多花了點篇幅講講你沒想到的那些缺點,我認為現階段電子書的市場生態還是偏向重度閱讀的人,如果你一年只看十本書左右,從成本考量就不是很划算。

但如果看的越多,方便性就成指數提升:不用擔心找不到書,幾千則筆記也可以帶著走。

如果你對電子書有興趣,可以留言私訊討論,也歡迎分享給想入坑的朋友看喔。

三明治先生
三明治先生
文章: 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