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分流》——歷史是條長河,但偶爾會產生分流
《大分流》是經典的歷史、經濟書,主要是探討為什麼歐洲跟中國會走上截然不同的道路,什麼時候開始,歐洲走向資本密集發展,把中國狠狠甩在後頭,又是什麼原因,讓歐洲能發展得比中國好呢。
在這本書以前,許多學者認為在中古世紀以前,歐洲就因為得天獨厚的地理、政治、文化因素等等各種因素,不斷領先中國,直到工業革命一口氣把差距拉開。
差距可能只是幻想出來的
這本書則有不同觀點,認為在工業革命以前,兩個地方的差距是不明顯的。
光是要證明「是什麼導致工業革命在歐洲發生」、與「工業革命前兩地差距不大」這兩件事,就構成了這整本30萬字的書。
我得承認我有點像是誤入叢林的小白兔,因為我在讀這本書之前,完全不知道以上這些背景,只是好奇為什麼歐洲跟中國會走上不同的道路。
而這本書的寫法又很學術,前面幾章完全在證明兩地差距不大,舉出歐洲的經濟數據、再舉出中國的經濟數據,最後沒什麼結論。
先講13世紀、再講14、15、16……結論都是沒什麼不同,差距不大。
沒有結論已經推翻原來的結論
如同我說的,我對這段經濟學背景不熟,也不知道原來學界很多人認為,分流就是從這幾個時間點開始的。所以我單純地以為,書裡用這大的篇幅在講這段時期的經濟數據,肯定發現了什麼關鍵吧。
想不到關鍵是完全沒有發現,對經濟學者來說應該很令人驚訝吧,但我看了只有一頭霧水,原來我讀了這大半本都是沒有結論的啊。
當然不是這本書不好,不過這本書也肯定不適合一般人來讀,根本就是論文等級,我只能就書裡最後結論跟大家分享一下。
書裡認為,一個地區發展最終會受限於資源(包括土地、地力等),當這個土地的資源開始養活不起這麼多人時,發展就會受限。
為了更大限度利用土地來養活自己,在這塊土地上的人們只好從事勞力更密集的工作,例如開闢梯田、種植更高經濟價值的作物等等。
但這些動作只是減緩了資源用完的速度,只要人口還在成長,最終仍免不了到達人口上限,每個人分配到的資源只會越來越少,大家只好相互爭奪資源,也就是現在常聽到的「內捲」。
內捲的解方是掠奪
歐洲可以走出這個迴圈,就是因為他們在快到達上限前,發現了美洲大陸,在美洲廣為栽植初期作物及開採白銀,不只讓原來因為國土上限而發展不起來的人口解放,又因為中國當時貨幣政策有大量白銀的需求,因而從中國得到大量資金,進而發展資本密集的產業。
但又是什麼讓歐洲人可以率先東方人發現新大陸呢?在此之前東西方的差距並不明顯啊。是西方人比較願意冒險犯難,東方人比較保守嗎?
在書裡認為「機運」佔的因素比較大,這也是引發了許多討論的點,因為之前的經濟學,是圍繞在「歐洲的政治、文化優勢」讓他們有更大的動力向外發展,進而發現新大陸,換句話說,發現新大陸的關鍵是在先前幾百年歐洲的發展而來,但這本書推翻了這個看法。
要講出一個合理的因果關係不難,但要把其他因果關係斬斷,證明這件事純屬運氣可就難了,這也是這本書為什麼這麼厚的原因。
不是所有事發都有因
英國經濟領先其他國家的趨勢,會先發現在17世紀左右,之後慢慢拉開差距,許多學者便會針對這個起漲點去做研究,得出在這個時間點附近,英國乃至於歐洲做了什麼。
但仔細去看,十幾個百分點的GDP差距,在之前也常常出現,經濟本來就會有此消彼長的循環,只是這次英國一去不回頭,所以關鍵點反而會在真正拉開差距的19世紀到底發生了什麼。
這本書的結論是,英國因為發現了新大陸,發現在海外殖民有利可圖,所以開始發展軍事、跨國企業,這些都是資本密集的產業,他們把需要勞力,消耗地力的工作都外包給別的地區做,所以他們才能跳出原本的循環,走出一條自己的路,工業革命也才有機會展開。
看這本書我有兩個感觸,首先是我們不能太相信首先映入眼裡的那幾個原因,會影響歷史發展的因素很多,如果用倒果為因的方式很容易失真。
再來是「內捲」終究是條不歸路,發展產業才真的該做的事,現在當然沒有「新大陸」可以開採(掠奪)了,不過科技的進步可以讓生產力大躍進,才是讓生活可以變得更好的關鍵。
以我們個人而言,就是不要錯過了科技的發展,傳統產業現在不錯,但因為人力成本、土地成本的提高(也就是內捲),肯定會慢慢走下坡,現在很適合投資的定存傳產,總有一天會難以生存。
當然科技對一般人來說不太可能掌握,所以還是投資指數吧,全包就沒這煩惱了。
在看這種歷史、經濟的書的時候,我們希望的是以古鑑今,歷史真的是一條長河,雖然會有些意外(又稱奇點)發生,不過大方向其實是差不了多少的。
這本《大分流》不是一些人能看的,包括我自己也是一樣,沒辦法完全參透書裡的很多細節。盡力整理了一些心得與啟發,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