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訓狗學教育孩子,正向獎勵很重要

最近有幸去領養了一隻狗狗,因為還不到六個月大,還有很大的訓練空間,所以這個禮拜就忙著在看訓練狗狗的影片。

有個頻道在講正向訓練的我就覺得很棒,方法講得很清楚也很容易,總歸來講就是用狗狗喜歡的東西,來引導到自己身上,並適時給予獎勵就好。

舉例你希望牠坐下,你就在牠坐下時給牠零食,可搭配口令也可以不用,目的是教會牠所有”好的”行為,這樣他在你身邊時就會不斷想做好的行為,以獲得獎勵。

但這都不是重點,很多人會想說,不斷用零食給獎勵,不會讓狗狗變得任性嗎,只用零食玩具驅動狗狗,對牠們來說算是健康的嗎?

那位頻道主的概念是,狗狗終其一生就像個孩子,你給一點他們喜歡的東西,注意營養均衡就好了,如果牠們能在家乖乖,不亂大小便,出去不暴衝,這不就是很好的行為嗎?而他們在做這些好行為時,也是開心的,一方面有機會拿到獎勵,另一方面也是因為牠們知道主人這樣會開心。

很有感觸的一段話啊,有感觸是因為最近看完《人生4千個禮拜》,裡面有個章節叫「你在這裡」。

這個章節在說,我們總是為了未來努力,例如存到多少錢我就要提早退休、升到某個職位我要把重心放回家庭、有多少錢後要出國犒賞自己。但我們常常忘記自己是處在現在「這裡」。

引申到教育孩子身上,我們常常把教育孩子與他們的未來綁在一起,例如從小學英文、才藝、規矩等等,希望他們不要輸在起跑點,但卻忘了他們現在在「這裡」,你也在「這裡」。

如果忘了這件事,那孩子的童年就只是他們成年前的訓練場,好像童年的快樂就不重要了一樣。

狗狗不會「成年」(指像人類的大人懂事),所以應該大部分的人可以接受讓他們快樂就好,反正他們整段生命對人類來說都是「童年」。

但為什麼人類小孩的童年,卻要擔心東擔心西的呢。喔!因為人類成年後的壽命比童年短得多,是這樣嗎?快樂是可以量化比較的嗎?因為你以後會快樂更久,所以現在不要跟我計較快不快樂?

其實這件事沒有這麼難,如果你同意「童年」也有重要性,只要撥出一點時間,不一定非得放棄為成年做準備的部分。

例如你想讓孩子學英文,但自己英文不夠好得上安親班,沒關係啊,但七點半下課後,你可以試著帶他去走走晃晃,做點他開心的事,把上英文這件事與某種獎勵連結在一起。

例如我兒子最近喜歡玩寶可夢、玩抽鬼牌,這就是一種可以獎勵的手段。

當然這會付出一點時間,不過小孩也付出了上英文課的時間,他如果上一個半小時,你花半個小時不過份吧。

我兒子(小二)是還沒上英文,不過作業寫完我最近都會跟他們玩抽鬼牌,如果他們自己去唸一些課外書認字,也會給他們5元獎勵。

講到這裡可能又有人會擔心啦,這樣他們不就只會為了獎勵,為了能跟爸媽玩、為了金錢獎勵而唸書了嗎?

首先,「跟爸媽玩」對他們來說算是獎勵的時間並不會很長,你忍一下也就過了,能且過且珍惜是更好。

另外,誰說為了金錢或物質獎勵唸書就不對了,大部分家長希望孩子成年後生活更好,也是一種物質獎勵啊,有多少人出了社會,也不是為了成就感而努力啊。

如果你的小孩還小,在教他們規矩之餘,別忘了給他們快樂的童年,如果孩子已經大了,記住金錢獎勵沒這麼罪惡。

三明治先生
三明治先生
文章: 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