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該不該PO對帳單的那件事

昨天很多人在吵該不該po自己對帳單的話題,其實我有些更深入一點的想法。

起因是有個「財經網紅」這麼說:

我其實從來沒貼出我的對帳單,因為我不認為貼出對帳單就等於負責任,相反的,我認為只貼出對帳單,但跟自己操作或作法沒什麼關聯的,才是不負責任的行為。

如果我有個幾千萬,當然貼出來大家都會覺得我厲害,也會覺得我的牌可以跟。

就以我現在全部帳戶裡報酬最好的一檔,叫台50正二來說,我當然可以貼出來給大家羨慕一下,但再拉開一點看,為什麼我的006208、VT的部位是正二的20倍以上?我如果這麼厲害,不是應該歐印正二嗎?

其他還有一些些衛星持股、一些債券,拉開來看有賺有賠,這些又怎麼解釋,我的眼光算好還是不好呢?

其實我的正二存的是小孩的壓歲錢,我知道正二長期來看期望值不錯,但有其風險存在,我把這個部位當成要未來給小孩的意思是,我相信十幾二十年後,這筆錢會成長成可觀的數字,足以給他們更多選擇。

但同時,我不敢拿自己的錢去冒險,是因為我知道終究還是有一點風險,我冒不起本金大幅虧損的風險,但我原本要給小孩的錢可以。

如果我整天貼出我的正二部位,甚至全部對帳單,想跟單的人一眼會看到哪檔,當然是正二嘛,但他們的狀況跟我一樣嗎?他們會不會拿退休規劃的錢去拼,十年沒事、二十年沒事,說不定四十年就出事了。

而且我買的點跟我貼出來後,大家會去買的點就差了一大截,這風險不是更高嗎。

讀者總是會注意到表現最好的那檔股票,但從指數投資的效率市場假說來看,通常之後均值回歸的機率會高一點,貼出對帳單很可能害到人。

另一個角度來看,每個人的狀況不一樣,就像我現在計算我的本金,加上每個月存下三萬五在指數投資裡,20年後我就可以退休。

三萬五加房貸兩萬五,加上國小以後會漸漸增加的學費,我其實沒把握我可以一直存三萬五下去,但不要緊,因為我也不是一定要20年後退休,這是理想值,如果我之後因為開銷增加而無法存到這麼多錢,還可以延後一點退休。

有點餘裕的人,跟沒有餘裕的人差別是很大的,你可以忍受部位在那上上下下,是因為這筆錢績效差了一點,對你的生活不會有太大影響。如果我沒有家庭、沒有房貸,其實我可以在十年內就退休,我的餘裕就更大了一些。

但有些讀者是沒有什麼餘裕的,甚至還得照顧家中長輩,跟已經財富自由,家裡有房還沒有家庭負擔的狀況肯定是不同的,投資的選擇也會大有不同。

這樣的讀者,看了對帳單就算成本比例全抄,也絕不會是最適合他們的持股,光心態就有很大的差別了,同樣的狀況,有餘裕的人挺得過,他們不一定可以。

因為萬一這次真的不一樣,他們面臨的是退休規劃全毀,而有餘裕的人只是生活差一點,或是晚一點退休而已。

最後,所有的對帳單都有運氣成分的存在,如果今年是熊市,那我的正二績效就會很難看,但不會影響我做出這個決定,重要的還是買進背後的決定,而不是最後的結果。

如果你也有幾千萬的對帳單,po出來當然是個讓人羨慕,進而吸引追蹤的方式,但忍住不用才是最困難的。

想像一個學校老師好了,學歷驚人,遇到質疑總是拿出學歷來,因為他之前的成功,大家看了也只能閉嘴。

但其實學生是聽不懂他講的東西,因為這個老師是天才型的,以理財來講就是家世很好,但大家想他學歷這麼高,聽他的準沒錯,結果可能會獲得反效果。

你說這個老師不認真嗎,倒也未必,但習慣性拿出學歷來證明自己,就是會有這種副作用。

還是要勸世一下,看別人對帳單羨慕一下可以,我看了也很羨慕,但這終究不會是適合你的方式,適合你的方式肯定是得自己找,跟單是很危險的行為,這也是我為什麼不貼對帳單的原因,給魚吃不如給釣竿,這是我做為所謂「財經網紅」的信念。

三明治先生
三明治先生
文章: 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