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買進》——理財必看,預約經典之作
很久沒有看到一本書讓我這麼興奮了,可以提前預約今年最棒的理財書了,這本書叫《持續買進》。
「定期定額、持續買進」就是一般人對指數投資的基本認識,但到底為什麼,或是應該怎麼做,很多人還是會有點疑惑。
例如,前一陣子美國升息,每升一次股市就跌一次,有些人或許就會想是不是先賣掉,等升息差不多了再買進。
也有人會想,比起定期定額,是不是自己來挑個每個月的相對低點,甚至不要每個月買,一年挑最低一點來買進更好呢?
這些疑惑會在你的心裡不斷滋長,由於運氣與確認偏誤的影響,你很容易相信自己的做法才是最好的,但這種做法常常會讓你損失慘重。
《持續買進》這本書被《致富心態》與《原子習慣》作者掛名推薦,而我認為這本書真的是結合兩大強書的優點,除了有心態帶點哲學的說明外,也有實際執行的最小行動、幫助你克服心魔的小技巧在裡面。
例如,「怎麼樣才算富有?」絕大部分的人都會說他們不夠富有,書中就舉出一位,已經是美國前0.01%的人,仍然覺得自己不算富有。
其實大多數人都有這樣傾向,因為你變得相對有錢了後,你會不屑與比你窮的人比較,目光轉向更有錢的人,生活圈也變得更有錢,所以假設你現在覺得有1,000萬算有錢,等你真的有1,000萬資產時,你想的不會是怎麼開始享受生活,而是如何賺到下一個1,000萬,讓自己真的變”有錢”。
你會像掛著胡蘿蔔的馬一樣,跑得再快也達不到你要的目標,如果你一直在追求”更多錢”,你不只永遠達不到,還可能把自己累死。
你需要的不是更多胡蘿蔔,也不是讓自己跑得更快,而是需要一個主人來幫你,這個主人知道你要去哪裡,也知道你應該跑得多快,而且適時地會讓你真的吃到胡蘿蔔。
理論上我們可以從別人的經驗或知識知道,一匹馬可跑多久不休息,休息時大約需要吃多少東西,又該休息多久,我們可以算出最快到達目的地,花費最省的方式。
但一個優秀的主人要做的,卻是怎麼在快速與舒適中取得平衡,不僅是為了馬的舒適,也是為了自己。
別忘了,主人自己也坐在馬上,我們常常忽略了,把馬操到極限的同時,也把自己操到極限。
具體應該怎麼做呢,書中用了大半篇幅在闡述,你應該怎麼在效率與舒適間取得平衡,我提出三個讓我最有感的觀念分享給大家。
存下加薪的50%
書裡告訴你,你應該把加薪或分紅的50%存下來。這個觀念在其他理財書裡很少看到,但經過這本書的說明後,我覺得這是非常重要的觀念。
我們常常是在最沒有財務安全感的時候規劃理財,也許就是3、40歲,這時薪水低、負擔重,而對於未來我們也不敢太過樂觀,例如你現在一個月可以存一萬,你大概會用這一萬定期定額來規劃你的理財,計算出你60歲時可不可以退休。
我們都知道,再過十年後薪水應該會增加不少,即使把通膨也考慮進去,通常還是會有穩定實質增加,但為什麼我們不敢把加薪的幅度規劃進去呢?一方面當然是我們不知道會加薪會不會達到我們預期,另一方面我們也不知道,未來的花費會不會膨脹。
即使你把加薪考慮進去,很多人會按比例來調整,例如本來5萬存下1萬,現在加薪1萬再多存2千,讓比例保持在20%,這方法雖然簡單,但並不是好方法。
觀念是這樣,當你加薪並存下部分金額後,代表你也花掉了部分的加薪,這就代表你的花費也跟著加薪膨脹了,所以你的退休規劃就應該考慮到你增加的花費。
不過考慮到你可能會加薪很多次,你不可能每次加薪就把理財規劃攤開來,全部重新計算一次。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書裡就有幫你整理好,不管你的儲蓄率是5%、20%、30%,都有一個針對加薪該額外存下的對應比例。
別看到資料整理就覺得頭痛,這本書最強大的地方就是這個,書裡雖然會幫你整理大量資料成簡單表格,但為了讓你輕鬆執行,最後還會再給你一個簡單建議,
我們或許知道支出膨脹後,應該要調整理財規劃,但想到要調整就覺得累,不調整又覺得惶恐。書裡給你的簡單建議就是:存下加薪的50%。
只要遵照這個建議,不需要再做額外的調整,你就能在偏保守的情況下達成財務目標,而且得到獎勵自己的機會與方法。
存下50%代表你可以安心花掉另外50%,不用擔心這會影響未來,還有比這更好的嗎?
不要買個股
書裡還告訴你不該買個股的原因。
推廣指數投資最大的困難就是層出不窮的飆股,當一個月就可以讓資產翻倍時,有多少人會接受一年只增加10%呢?
不過,書裡有大量資料整理而成的簡單數據,讓你知道為什麼挑到優秀個股,甚至是飆股有多難。
書裡提出,美國在1926年以來,股市的報酬,是由前4%的股票貢獻的。
這是什麼意思?意思是其他96%只是打平而已,如果股市每年上漲10%,可能是4%的公司市值上漲了50%,加上後面一堆有賺有虧的公司,平均起來市值持平的結果。
所以要選股賺錢的話,你就得先選到這4%的股票,機率是1/25。其實第5個百分點後還是有些不錯的公司,問題是最後面有一大堆雷包拖油瓶——78%的1950年的美國上市公司,在2009年時已經不復存在。
當然,大家體感不覺得選股有這麼難,因為前面講到的運氣成份與確認偏誤,會讓投資人覺得自己表現一直都還不錯。
大家要看的不是冷冰冰的數據,因為如果與自己的經驗相悖,大家還是會相信自己體感,書裡提供另一個有點哲學的論點值得大家參考。
想想你在練習投籃或是射飛鏢時,你是不可以很快衡量自己的進步。例如本來投(射)10中1變成中5,這就是很明顯的進步,之後或許會越來越困難,不過增加嘗試數後,還是可以看出自己進步與否。
但投資不是這樣,許多投資需要5~10年你才能證明自己的眼光,假設你在2000年時就看好亞馬遜,你現在應該大賺了一票,但你又怎麼證明這完全是你眼光精準呢?
在2000年當下,亞馬遜瀕臨破產,所有分析師一致看壞的情況下,你就能想到亞馬遜最終會跨足電商、物流、甚至是雲端服務嗎?有些詞在當時還沒出現呢。在當時投資的人,賺錢可以歸功於自己的眼光,但亞馬遜能長成科技巨獸,肯定也有運氣成份在。
更別說中間亞馬遜也度過了不少危機,如果這次歷史不會跟之前完全一樣,你還敢放膽投資亞馬遜嗎?如果是,那又敢投資多少比例呢?
這個問題你不一定能得出確定的答案,或許你眼光根本是錯的,但陰錯陽差之下結果是好的,所以最重要的靈魂拷問是:為什麼你要把心思放在不一定能證明自己擅長的事情上呢?
我們不能說沒有人有打敗大盤的獨到眼光,但問題是,那個人是你嗎?如果你已經成功了十年,但這三年績效卻是一蹋糊塗,你真的可以很有自信的說「我相信我的能力,只是最近運氣不好」嗎?
比較好的做法是,你可以把這當成一個挑戰,嚴格給自己設定部位上限,並與投資大盤相比較至少五年以上。
是金子終會發光,但靠運氣賺來的,也會靠實力輸回去。
上帝也贏不了定期定額
最後一個讓我耳目一新的章節,是在說為什麼你應該儘早,且不擇時地把錢放進股市。
這個觀念不算新,但書裡的解釋卻是讓我大開眼界。
先解釋一下這個觀念,你應該把全部可以投資的錢全部丟進股市,定期定額是一個方式,每月扣除必要花費與預備金後直接投資於指數,如果有額外的獎金或收入,也可以遵照這兩個原則:儘早、不擇時。
因為股市平均而言會提供正報酬,所以越早投入越好,而擇時是需要等待的,就會減損報酬率。
但當我們看著台股可以在8月一個月跌掉700點時,我們不禁會想,如果我在七月先不投入,是不是就能增加很可觀的報酬了?
這個問題還不難回答,因為跟5月相比,即使經過8月的下跌,台股還是漲了不少,要想像早一點投入比較好還是容易的。
但既然股市可以在短時間內波動這麼大,我們總是能找到一個方法,在相對低點入場吧,一定有什麼策略,可以讓我們找到短期低點,然後把一段時間的儲蓄全部投入進去吧?
書裡沒有提供這種方法,反之,書裡直接讓你扮演全知全能的上帝,讓你每次買都是相對低點,在任何兩次歷史新高的區間,你總是可以在最低的那個點,把累積的金額一次投入股市(但不能賣出),我們把這個方法稱為「逢低買進」策略。
你可能會想,這也太犯規了,等於你每次都在創新高之前買在最低點,讓人不禁想問how to lose?
但出來的結果令人驚訝,看完就知道how to lose。
在1940年以前,拜美國大蕭條所賜,「逢低買進」策略可以領先「定期定額」策略,但之後的80年內,後者贏得毫無懸念,而且是遙遙領先。
因為股市長期是牛市,而逢低買進策略只適用在熊市,還得是大熊市才好用。
別忘了,「好用」的前提是你能完美預測兩次新高的絕對底部,你顯然不會是全知全能的上帝,所以「擇時」這件事,就顯得毫無意義。
就算把1940以前的股市都計算進去,定期定額還是有70%的機率,會在任一個40年的期間內(模擬退休規劃的時間)贏過「逢低買進」策略。
考慮到我們不會每次都完美預測,所以我們假設,在數十次的預測中,我們失準了其中1次,就那1次我們晚了兩個月進場,結果你的「逢低買進」策略勝率就只剩2%。
僅僅錯過了兩個月,定期定額策略在1920年到2020年這一百年的期間,有98%的機率會贏過「逢低買進」策略。
當一個策略需要完全執行,才能有30%的成功率,其中如果在40年的期間內失誤了2個月,成功率就只剩2%,這個策略還有嘗試的價值嗎?
這個章節顛覆了我們固有的觀念:不擇時是因為我們做不到。錯了!書中用資料告訴你,即使你做得到,這仍然不是好方法,這章節真的值得深印在每個指數投資人的腦海。
總結
《持續買進》絕對是這三年以來,最令我振奮的一本理財書,縱觀市面上的理財書,有的書資料很豐富,有的書觀念很好懂,而這本書則是兩者兼具。
資料再齊全,很多人是根本不屑一顧的,例如很多書會提出人們有多難長期打敗大盤、市場有多有效率、各基金的操盤手長年績效又是如何,但大多數人聽完只會有一個想法:「那是他們的事」。
是啊,你又不是我,怎麼知道我做不到,就算我很可能做不到,沒去嘗試又怎麼知道?
如同上面所說,書裡直接挑出問題所在:即使你是上帝,也只有30%的勝率,就問你怎麼能不服氣。
別誤會,我說這本書跟其他資料齊全的書不同,不代表書裡資料就比較馬虎。
例如第一點講到的,因為加薪膨脹的生活,會怎麼影響你的理財規劃,書裡就給了詳細的資料,而且是我沒在其他書裡看過的。
而這本書不同的地方在於,你當然可以依據自己的狀況,查閱書裡的表格找出對應的做法,但作者還貼心整理了最簡單好記的方式,那就是存下50%:一半給現在的自己,一半給未來的自己。
一本有豐富完整的資料、強而有力的論點、符合人性的簡單作法的好書,如果你擔心一些理財經典書太過困難,誠心推薦這本《持續買進》,你絕不會失望。
※延伸閱讀:《持續買進》—歐陽TalkT書秀的新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