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擊的文案》——讓文案代替你衝鋒陷陣
「年輕人不怕菜,就怕不吃菜!」
「穿,比不穿還涼!」
「先誠實,再成交!」
這些文字是不是讓你印象深刻呢,腦海一定浮現出了那個品牌吧,說不定連廣告語的語氣都跳進腦海了對吧。
這期的 #歐陽Talk書秀 導讀的是《進擊的文案》這本文案書,這本書竟然高達18萬字,真的讓我驚呆了,原來我所認知的”廣告文”,竟然也有這麼多知識可以寫。
聽完這次導讀,我覺得如果一般的分享文是「白話文」的話,文案應該就是「詩詞」了吧。
為什麼有些文章特別容易引起共鳴、為什麼有的文章不會看過就忘、為什麼有的文章會讓你不知不覺看完,這些問題在書裡都可以獲得解答。
對一般沒有文案需求的人來說,這本書能提供更多的是,讓你能夠在日常生活中欣賞這些「廣告詩詞」的能力,其實這些文字都很美很炫技,只是你本來不知道它美在哪。
其實文案離你沒有這麼遠,甚至可說俯拾皆是,讓我們來看看,有什麼文案隱藏在你的日常生活中吧。
許多文章或影片爆紅的原因,在書裡就整理了四種特質,其中我最有感的就是「人格光環」這一項。
其實不管是公開分享,或是私下推薦給朋友,你分享的內容多半彰顯了你的人格特質,於是許多人會更喜歡分享高尚品格的文章,因為那代表”我”認同文章裡的行為,代表”我”也是個高尚的人。
像是最近的一篇名為〈有些事情 比勝利更重要〉的文章,西班牙跑者不願意因為肯亞選手誤會標示而取勝,這個小故事就因為高尚的運動家精神而爆紅,其實內容很簡單,甚至也不是近期發生的事,但因為上述原因,你總是能在生活中聽到許多這類的小故事。
我們對於廣告總是排斥,但對於人物故事卻是十分著迷。
許多文案甚至影音廣告都不是以商品的好來切入,而是以一個人,尤其是普通人的困境做開場,為的就是讓你產生共鳴。
例如最為人熟知的蠻牛廣告,體力不濟有許多情況,廣告裡就一個個拍出來,再利用飲用前後誇張的反差,把提神的印象深深植在腦中,你可能從未喝過蠻牛飲料,但你一定知道它的功用。
有些文案則是強在金句,金句一句勝過千言萬語。
例如波蜜的「年輕人不怕菜,就怕不吃菜。」這句話打中了年輕人初入職場想打拼,三餐只好簡單處理,但如果要健康一點,就可以喝這瓶果菜汁。
更厲害的是,還給了年輕人「不怕菜」的人格光環,全都濃縮在這11個字裡。
我最喜歡的一句金句是關於書的:「記得住的變知識,記不住的變氣質。」這句是不是會讓你更敢買書了呢?當我講出我最喜歡這句話,你是不是也會覺得我一定是很有氣質的人呢?
這本書高達了18萬字,這裡介紹的只是鳳毛麟角,如果你還想深入了解,想知道什麼是社交貨幣、仛寂之美、鑽石結構的話,只能請你直接去看這本書了。
寫好一篇文案不容易,但要看懂文案之美,你只需要這本《進擊的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