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利率這麼高,美債值得買嗎?貸款套利試算

上禮拜講到了債券殖利率的事,隨著美國升息後,美債這個殖利率也超過4%了,我在粉專寫道,大家如果想趁這個機會配置一些債券,可以參考前面文章

是配置不是轉換

這是建立在你本來就有規劃股債配,或因為利率而想做股債配的狀況,實際上債券還是相較沒那麼好的選擇,所以千萬別誤會,不要把原本的股票部位換成債券了,這只算是一種賭博,賭股市快要崩盤了。

有些人可能會想,如果可以拿到2%的優質信貸,例如公教人員等,投資在4%的美債上,豈不是無風險套利了嗎。

其實美債還是有倒債風險,另外還有匯率的風險存在,所以用套利這個詞並不準確,不過我們先假設這就是”套利”,來算看看這樣做能賺多少錢吧。

實際試算套款「套利」

以公教常見的80萬/7年的貸款條件來說,一個月約還1.1萬,一年還13萬,而80萬買進票面利率3%的7-8年美債,實際上可以買到「面額」26,000美元,折合台幣83萬的美債。

這樣的美債,每年可以給你帶來2.5萬左右的利息,剩下10.5萬仍然要自己貼。

不過等到美債持有到期後,會還你整整83萬元台幣現金(假設匯率不變),也就是說你每年10.5萬存了7年,共存了73.5萬變為83萬(利息已自己抵消),這報酬率算起來是13%,年化報酬是1.7%左右。

記住,所有的投資都要跟指數比,同樣的狀況,如果我們都不貸款,把每年10.5萬投入指數投資,7年後會有什麼結果呢。

從網路的定期定額計算機,輸入月存8750、報酬6%(偏保守)、期間7年,得出最後期末金額是91萬。

忙了老半天,結果獲利比定期定額指數還少,還得冒匯率風險與美國微乎其微(但還是有)的倒債風險,這樣真的值得嗎?

什麼人才適合買?

當然,如果你的目標是穩定現金流,例如用20年甚至30年的美債鎖住利息(但倒債風險也隨之增加),又或者是你用房貸轉、增貸借到20年期的貸款來買,那狀況會有點不同。

不過這裡主要重點是,即使是在現在美債價格甚低的時候,你選擇波動低的債券,就會得到預期獲利較低的結果。

先不講主動投資的思維,也就是接下來股/債市會漲還是跌,要配置債券要思考的是:穩定現金流、低波動、較低的報酬是不是你需要或可接受的,

對年紀比較大的讀者來說,能穩定拿到長年期、近4%左右的殖利率還是很吸引人的,但如果是年輕一點的讀者,只是想拼接下來降息帶來的上漲,那ETF會是你更好的選擇。

三明治先生
三明治先生
文章: 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