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錢才做資產配置,因為資產配置不會讓你變有錢
資產配置聽起來是很厲害的名詞,好像不來點資產配置就不算會理財投資的人一樣,甚至很多人對資產配置有莫名的執念。但到底為什麼要做資產配置,可能大家還不是很了解,今天這篇文就來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其中一個道理跟股票分散投資有點像,如果全部重壓在一檔股票裡,那檔股票完蛋,你的資產也一起完蛋。把全部資產押在股票或是債券、黃金、房地產,如果沒有適度分散,如果那個領域遇到毀滅性的破壞,那你資產也跟著完蛋。
但上面講到這些其實都不是那種會”完蛋”的資產,除非你買的是比較流行的虛擬小幣或NFT,甚至是坊間的私募投資,否則應該是不用太擔心。
其實一般人做資產配置,是為了應付臨時的提領需求,例如車禍、生病、買車修車等等,有時候這些花費可能會超出你的想像,導致需要賣出資產來應付。
如果你沒做資產配置,而現在股市又正好腰斬,那你等於要付出2倍的錢來支應這些費用。
因為股市裡暴跌只是短期現象,儘管真的遇到腰斬當下,大家會說這次不一樣,股市真的要完蛋了,但其實每次都一樣,股市還是過幾次就創一次新高。
這麼看起來資產配置很有必要嘍?
錯。
要看你的資產而定,舉例來說你資產就100萬,你可以用信貸、質押等方式借出幾十萬不成問題,這時候你為了降低資產波動而做資產配置就很奇怪。
波動再怎麼降,資產也就那些,你大部分的臨時花費,都可以用其他方式拿到錢了,再多就超出你資產能負擔的範圍了,所以根本不需要保持資產的穩定,股票帳戶再怎麼劇烈波動,我要用錢從別的地方拿就好了。
因為資產配置都是以「減少部分報酬,換取較低波動」為前提,所以如果你採取資產配置,就勢必得降低報酬。這建議一般小資族,不需要做資產配置,直到下面兩種情形。
▌資產超過1000萬後
▌生產力開始走下坡後
首先,當你資產夠多時,你不會傾向用貸款的方式借錢,畢竟那會大大影響你的現金流,而且對一般人來說,如果距離退休還有一段時間,就已經有1000萬以上時,那退休基本上是不用太擔心了,這時就損失一些報酬來降低波動是值得的。
再來是當你生產力走下坡時,退休當然是一個狀況,另外有的工作例如業務,能得到的薪水跟你願意付出的時間精力成正比,如果你已經預見之後你會降低一點生產時,代表你支付貸款的能力也降低了,這時你就不能太仰賴貸款來幫你處理臨時花費。
你可以發現,這裡講到的兩種狀況,都是有點不得不的做法,是因為不想/不能用其他方式籌錢,所以才要用資產配置,這麼不甘願的原因,就是因為股票的報酬比其他的好。
資產配置名字聽起來厲害,又是許多金融機構會大力鼓吹,畢竟把金融包裝一下,就能變成一種商品,而你不一定能看完每種商品的購買定型化契約,更別說要研究了。
當然還是有很多人可以利用配置加上槓桿,取得低波動又報酬好的組合,但承上所述,你連商品裡面包了什麼可能都不知道,就別想太多了。
記住,有錢才要資產配置,資產配置不會讓你變有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