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最簡單懶人記帳法

記帳是滿重要的工作,不記帳你就不知道錢花去哪,也無從把不必要的花費減少。

不過記帳又真的很麻煩,許多人都會在一杯飲料、一份點心的帳上糾結,有時候會忘記買過什麼,有時是刻意不想起來,因為這些都是所謂「不必要」的花費。

我對於記帳採取比較簡易的做法,最一開始我會先回想一下上個月的花費,花了多少餐費、飲料點心費,交通費等等,以「千」為單位抓個數字出來。

其他固定支出如電信費、網路費、水電費等等,可以申請的就信用卡代繳,帳單來了就一目瞭然,不行的如房租房貸就另外記起來。

除此之外,要特別記的只有年度的花費,例如保險費、牌照燃料稅、過年紅包等等,這些費用每年差不多,而且有些都滿大筆的,要特別記起來。

就這樣,你對花費應該會有輪廓了,或許餐費6,000元、飲料點心費1,000元,交通費1,000元、臨時花費2,000元,合計1萬元。加上每個月的信用卡帳單大約5,000元、房貸2萬、年度花費約6萬,等於5,000元/月。

全部加起來等於4萬,假設月薪5萬的話大約還能存下1萬,符合我們講過儲蓄率20%的低標。

這樣估算完以後呢,我就會讓這個系統去跑一下。

每個月把儲蓄的1萬、房貸2萬、信用卡費5,000從主帳戶領出來,到證券、貸款、信用卡帳戶內等待扣繳,年度花費每月5,000的部分也拿到別的地方(跟緊急預備金放在一起),剩下1萬就是你的綜合花費。

接下來看看你這1萬元能不能穩穩花到下一次領薪水,中間不用做別的事,經過半年到一年的時間,看這裡的錢是變多還是變少。

需要一段時間是因為你可能衛生紙、衣服鞋子等日用品 ,都不是每個月固定採買,需要拉長時間才能觀察平均。

如果這裡的錢變少了,代表你花費有點多,檢視看看有沒有調整的空間,如果沒有,只好減少儲蓄的金額。

這樣的作法不用錙銖必較,專心去抓每個月花費的輪廓,而且只做一次條列整理,之後都是機械時的偵錯。

例如你發現忘記估到小孩的學費,導致年底時年度花費的帳戶沒錢了,除了拿緊急預備金去補以外,也要趕快把這筆年度花費加進去,再看看應該每個月減少多少日常花費來支應。

三明治先生
三明治先生
文章: 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