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談興趣、習慣,與時間配置
很多人很好奇我每天的作息,其實之前也有分享過,這裡再簡單說一下。
我早上起床後盥洗完約6點,會打一篇文章,之後就吃飯上班。
接著到中午我會追半小時劇(最近在看少年謝爾頓),再看半小時的書,接著再上班。
下班後去健身房約1~1.5小時,7點吃晚餐,再來就陪小孩看電視、洗澡、寫作業、下棋、看書等。
9點讓他們去睡,我就可以看書1個小時,10點追劇1小時11點睡覺。
很多人驚訝我一天可以追劇1.5小時、看書1.5小時、健身1.5小時,還能擠出2小時陪小孩與1小時寫作。
但其實一點也不難啊,用減法算一算,24小時減7小時睡覺、8小時上班,不就還有9小時嗎,扣掉吃飯也差不多吧。
好啦我知道最難的是,不要滑手機、不要耍廢。
很多人覺得這需要強大的自制力,我是覺得還是要培養成興趣才好,真的有興趣就不用自制力。
不過我相信沒有人一次可以培養出這麼多的興趣,其實我也不是。
我一開始就只是用8~9點寫作,9~10點看書而已。
因為寫作跟看書是兩個互相需要的興趣,看書會提供寫作靈感,寫作會讓你吸收更有效率,所以很有機會兩個興趣會一起培養起來。
但接下來你可能會遇到問題,像我就是小孩功課變多了,我8點得陪他們寫作業,事實上8點寫作也不好,因為可能每過10分鐘就被打擾一次。
所以,為了維持這個興趣,我只好另覓其他時段了,找來找去就是早起最好,所以我就早點起來,一開始6點半起來結果寫不完,不斷提前後到5點40起來還來得及盥洗、寫文到7點結束。
至於健身,等到這些興趣培養起來後,如果你想培養健身的興趣,自然也會去找時間來做。
我記得我開始健身是因為拿到政府發的健身券,自己一張朋友給了一張,算一算正好可以用4個月,我就去報名了,之後又得想辦法擠出時間,發現下班到吃飯這段時間沒什麼事,不如就塞在這裡吧。
其實我到現在對健身還是沒什麼興趣,已經養成習慣了,但不是有興趣。
我有興趣的是去健身房可以聽podcast、看yt、打手遊,在那裡沒人管、沒人吵自由自在,而且要不是可以跟健身一起,不然就是可以放在各組動作的休息時段。
我知道健身對我身體有好處,我也有一些適合零散時間的興趣想做,把這兩個結合起來,就變成我一個對身體有益的興趣,進而養成習慣。
當你把這些時間都排好後,會發現各個時段要抽換是有點困難的,舉例來說我用晚上9點寫作的話,早上6點大概不會起來閱讀,因為9點雜務多一點,而閱讀有時遇到不喜歡的書,可能早上就爬不起來了。
等你習慣於這個時間表後,就真的是習慣成自然,每天不這樣做,感覺還會怪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