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養成的理財習慣,不會因為一篇文章而頓悟,但50篇就有可能
最近在看一本新書叫《快樂花錢,存錢不苦,更能致富的金錢法則》,這本書很多地方讓我覺得拍案叫絕。
最讓我有感的一點,是書裡對於「預算」的看法。
你當然可以為生活分門別類並設定預算,例如餐費一個月3000、購物2000、娛樂1000等等,有些理財專家會把預算這件事列為第一要務。
問題是,我們的花錢習慣或是金錢觀,並不是一朝一夕養成的,而你卻希望用一個觀念的啟發,就改變幾十年來養成的習慣。
我不是說設定預算的方式不好,我相信有許多人從這個方式獲益良多,但我也大膽猜測,現在仍在使用這個方式的人,從以前就認為節省、存錢很重要,而且可以從這個過程得到快樂。
而其他人呢,像我從小就是撲滿都存不滿,豬公裡的錢總是會想辦法挖出來的人,我在「預算控制」的成效,就跟小時候存豬公的習慣差不了多少。
對我來說「設定預算」這件事本身就會是痛苦的,因為我容易在一開始設定太難的上限,然後一不小心就超支,超支就產生罪惡感。
所以我後來怎麼做呢,我不給自己設定上限,而是把投資的錢先拿出來,其他的錢則是隨意花,不是以花完為目標,而是自然的花用。
如果扣除掉投資的錢,這個月的花費沒有透支、一年過去都沒有透支,我就認為這是適合我的花方式。
這個方式沒辦法不斷抓出那些被”浪費”掉的花費,不過是我執行得舒服的方式。
因為每個人的個性、成長環境不同,很難用同一種方式套用在所有人身上,投資方式也是一樣。
例如指數投資很好,如果你年紀不大,每個月1萬以內就可以讓你退休時帳戶超過2000萬,但這方式有符合你的個性,甚至是收入、職業嗎?
有些人是手邊不留一點錢就不安心的,有關退休的錢他無論如何就是想放定存,不想放進他聽不太懂的「指數型ETF」,在觀念改變之前,只願意拿出每個月3000元來投資。
比起放定存,如果他能接受所謂「定存股」的概念,是不是也會比指數投資更好呢?
也有人總是會手癢,市況差的時候甘願買指數,一有賺錢就想拿出來跟飆股,是不是也有更適合他們的方式呢?
每個人個性不一樣,就算以指數投資為基礎,也應該有各種彈性調整的方式,而且這個方式應該要適合你的個性。
個性也是可以改變的,只是改變不可能一朝一夕完成,所以你不可能看到某本書、某個人的一篇文章,就突然茅塞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