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手》同情心對殺手從業人員來說是壞東西,但我就是忍不住
《殺手》是一部小品的心理劇,你沒看錯,擁有這種動作大片的名字,卻是一部黑色幽默的小品劇。
一般的動作片應該是長這樣,一個不曾失手的殺手,每次都精準地完成任務,結果敵人覺得這個傢伙實在太麻煩了,於是綁架他女兒 /老婆,或是設下陷阱來個甕中捉鱉,劇情會在精采的動作戲推展。
但這部《殺手》不是這樣,開頭殺手在他的「暗殺工作室」佈置,而且不斷呢喃著注意事項,像是做我們這個工作要注意什麼,佈置這個工作的重點是什麼,一付吹毛求疵,力求萬無一失的態度。
結果,一出手就失誤了。
失誤後還是可以看到殺手在逃跑的路線上有稹密的規劃,包含兇器丟到哪、路線怎麼走,新護照等等都已經準備就緒。
這麼用心的規劃,結果卻在最重要的事上失誤了。
接下來又回到動作片的套路,雇主很生氣,於是派人去把他家燒了,女友身受重傷,殺手踏上復仇之路。
復仇之路上殺手沒有閒下來過,我是說嘴巴,整路一直唸著「依計行事、誰都不信、同情心是弱點、弱點容易受傷。」
常掛在嘴邊的就是自己最缺乏的東西,劇中我們也看到殺手的同情心與不依計行事的部分,像是對律師毫不留情,但對律師的員工就動搖了,因為員工說他絕對會守口如瓶。
說好的誰都不信、同情心是弱點勒。
整部片裡你會看到殺手不斷「依計行事」,他總是有流暢又富有創意的計畫,像是用壓縮垃圾車摧毀兇器,趁洗地車出來時銷毀重要紙張等等,但到了重要關頭,總是考驗他的同情心。
女殺手訴說自己的故事,殺手會同情她嗎?首腦聲稱自己毫不知情,殺手會相信嗎?
我認為這部片的看點就在這種自相矛盾,雖然節奏偏慢,整體而言不算是超推神片,不過風格很獨特,如果你對上面這段文字看得饒富興味,那這部片可能就會適合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