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行》你要很費力,才能當個好人

我的新影片上架了,這次要說的這本是《善行》,是由德國經濟學家,以行為經濟學的角度,切入「為什麼當個好人這麼難」這個問題。

書裡的主要論點是,做個好人本來就是不利己的行為,所以我們生物本能會抗拒這種行為,但於此同時,我們人又是高度社會化的動物,因此我們知「道德行為」才是受人歡迎的,單純的自利會讓別人不喜歡我們。

很多人就是在本能自利與社會道德之間搖擺,因此也產生許多有趣的行為。

我最喜歡書中一個觀念是「記道德帳」,是在講說我們對道德很斤斤計較,仿佛每天都有額度,用完就沒了,甚至今天用太多,明天還可以不用一樣。

舉個例來說,如果今天給你一份測試對原住民偏見的問券,你一定會寫得很戰戰兢兢吧,因為你覺得寫得不好的話,會被貼上歧視原住民的標籤。

尤其是如果問題比較深入,有各種角度的面向時,像是「你認為考試原住民該加分嗎?」「你認為是否要協助原住民搬到平地?」之類的問題,這些問題如果要考慮到社會觀感,可不是這麼容易回答的。

但另一種情況,問卷裡同樣是這些問題,只是前面多個兩題明顯歧視的問題,例如你是否認為原住民一般比較笨、你是否認為原住民生產力比較差。

有趣的事情來了,如果你有機會否認自己有歧視,也就是前面有兩題明顯偏見給你去否認時,在後面就更容易出現歧視傾向。

書中認為,這是因為人有機會輕易否認後,之後的問卷就比較不用假裝,反而會暴露出自己真正的歧視傾向。

同樣的狀況還會發生在其他狀況,你剛剛幫一個老太太過馬路,接下來看到一個小男孩在離你有一段距離的人行道上跌倒了,或許你不一定會跑一段路過去幫忙,因為「該輪到別人了吧」。

另一個方向,你很後悔剛剛沒幫到那個小孩,走到超商買晚餐時,看到旁邊的捐款箱就特別想投,於是一口氣投了21塊,證明自己還是個好人,後悔的感覺就此煙消雲散。

光是這個「道德帳」就可以講一篇文章了,用更大的尺度來看,有些人提倡環保減碳,但開的車卻不一定很小台、冷氣溫度也保持在很涼爽的狀態,因為「我一直在為環保盡一份心力」也是一種應用情況。

知道「道德帳」這個概念後,你會發現社會中或身邊發生的一些事,變得可以理解而且相當有趣,而這本《善行》有趣的地方還不只這裡,因此是一本相當值得推薦的好書。

這次很感謝 皇冠文化集團 提供兩本抽書,一本會FB抽出,只要留言、按讚就可以獲得抽獎機會,寄送限台灣本島哦,另一本則會在電子信抽。

另外,如果你對這篇內容有興趣,可以看我的說書影片,還有其他很棒的概念喔。

三明治先生
三明治先生
文章: 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