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曼第大空降》——從戰爭兄弟情看職場之道
《諾曼第大空降》中國翻作兄弟連,這部經典神劇應該不用我多做介紹,這裡只說一句去年上Netflix了 ,還沒看過的快去看呀。
看完這部片我有幾個感觸在這裡跟大家分享一下,印象最深刻是劇中二戰的傳奇506團第二營E連,第一任連長索柏的故事。
打開這部片之前就知道,這部分主要圍繞在戰爭、同甘共苦等情節,所以對E連的大長官也就特別注意,當時當得他的訓練真的很嚴格,但對士兵們上戰場很有好處。
索柏會在吃飯到一半時要求士兵馬上跑到對面山頭,搞得全連吐得亂七八糟,對士兵們的管教也很嚴厲。
這對即將上戰場的士兵來說倒不是壞事,尤其可以導正不少人對戰爭的憧憬,但關鍵的問題是,索柏嘴上講得很厲害,實際上帶兵卻完全不行。
每次的實戰操練,他要不是看錯地圖,不然就是搞不懂戰術,更糟的是,他對當時的排長,也就是後來接任E連連長的主角處處針對,或許是因為覺得地位受到威脅,也可能是因為看不慣排長總是當好人。
其實後來E連能在戰場上有好表現,也得歸功於索柏的操練,劇中索柏因為士官集體上書罷免而被調走,少校說他是個好訓練官,所以就不讓他上戰場了,要他留在基地好好訓練新兵。
這對準備參加戰爭的連長來說,就是很大的降調了,當時還覺得少校講的是場面話,不就搞兵玩兵而已嘛,十多年前台灣的班長也都會啊。
後來發現吃飯、睡覺到一半真的都會遇到需要出任務的時候,而且長距離的跑步也是他們能成功的關鍵之一,證明索柏的訓練是真的有一套。
這有沒有很像夫妻兩個的分工,有一方比較嚴格的話,另一方就可以當白臉,其實黑臉白臉都不是問題,等孩子上了戰場——進到社會後——就會知道父母的好了。
但問題是,據傳索柏葬禮時,E連沒有一個人去參加,難道他們沒人了解訓練是他們存活的關鍵嗎?
我想主要就是情感的連結還有自身能力的差別吧。索柏帶隊打仗能力不好,情緒管理也不好,在士兵眼中就是個容易惱羞成怒的無能連長,反觀排長後來升上連長後,不只身先士卒,戰術應用也很靈活,在士兵眼中就是英雄的存在。
後來E連在新連長溫特斯帶領下,果然表現得十分優秀,劇中結尾溫特斯與索柏重逢時,索柏還是上尉,而溫特斯已經是少校了。
本來的隸屬關係對調後,溫特斯可沒忘記以前被索柏欺負的日子,所以他冷冷的話,敬禮是看軍階不是看人的,這裡也展現出溫特斯的高度,雖然沒忘記你對我不好,但也沒利用職權挾怨報復,甚至後來還說他認為E連的成功,部分得歸功於索柏的訓練。
嚴以律人寬以律己的人,終究會被看破手腳,職場上也有不少索柏,但我們可以學習溫特斯與軍隊的精神,把不合理的當成磨練,有一天當你成功時,記得他們都是你的磨刀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