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的人生難關,三國都發生過》帶你從三國看「你的成長」
小時候很喜歡讀三國演義,這本《你的人生難關,三國都發生過》不只讓我重溫三國的熱血,也讓我體會了自己的成長。
三國的故事本來就很吸引人,但隨著自己長大出了社會,很多不會看到的事,現在也慢慢了解了。

▇在三國裡,「張飛」在劉備攻打孫吳時被部下刺殺了,小時候看只覺得這兩個人真可惡,現在有點能體會他們的心情。
面對一個喜怒無常的長官,而且把自己的壓力靠不合理的要求宣洩出來,反正任務達成不了也是死路一條。
自己有了小孩後會想,雖然他們是三國裡的一個小角色,但可能也是有家人小孩,放手一搏就變很合理的行為了。

▇在「龐統」的故事裡,有次龐統直言不誨,指責劉備佔領了別人的家園還高調慶祝,不是仁義之師的行為,劉備生氣喝斥趕他出去。
但後來劉備也自知理虧,但臉又拉不下來,便叫了龐統去,問他覺得這次的爭論是誰對誰錯,龐統說「我們都錯了」,劉備哈哈大笑。
小時候看這段沒感覺,長大一點可能會覺得龐統真會講話,再大一點會反思,其實當老闆有錯時,自己肯定也有什麼地方做得不夠好,要說這是奴性也好,但我會說這是智慧。

▇再說著名的三姓家奴「呂布」,小時候覺得什麼丁原、董卓死有餘辜,長大後覺得這個人真是個背骨仔,但現在再看,會去想為什麼呂布會這樣做。
書裡認為他是「沒有目標」我很認同,投資不也是如此嗎?如果你的目標是賺更多錢,那你就會一直冒更大的風險。
呂布可能想成為三國最強,但他需要舞台,因此一個舞台換過一個舞台,結果從生命中謝幕。

▇小時候看「曹操」覺得就是反派,長大一點玩曹操傳覺得他知人善任,看這本書才知道,原來他是越挫越勇型的。
其實曹操勝率並不高,但他總是能在失敗中學習,比起常勝之師像是袁紹、董卓等,他反而有更多機會學習。
或許這也奠定了曹魏統一天下的根基,從曹操身上我學到的是,失敗真的是成功之母,前提是你懂得從失敗中學習。

▇小時候覺得「劉備」是個大好人,長大後覺得他搶走劉表的荊州實在太沒道義了,但現在從長期來看,在劉表麾下的荊州就是一塊大肥肉,自己不吃也會被別人吃走。
其實都是格局的問題,以前很怕得罪別人,但就以職場為例,如果因為自己的軟弱,不敢拒絕別人的無理要求,那不只害了自己,對公司也不是好事,分工不明確對公司長期發展很不利。
這本書是這次 #歐陽Talk書秀 的內容,我覺得這種書帶給我一種熟悉的陌生感。
就是小時候看得滾瓜爛熟,但隨著自己的成長,加上書裡的解說,帶給你今非昔比的衝擊感。
如果你也喜歡三國演義,這本書很值得推薦給長大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