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買賣都是智慧,所有市場都是人性

其實所有的市場跟股票市場都一樣,因為人就是會挑選對自己最有利的。

買菜時你一定會挑最漂亮的;買肉時會挑肥肉最少的,只是股票要考慮的面向又更多,可以用買車來理解會更貼切。

買台車要考慮的東西不少:安全性、空間、馬力、操控性、價格、舒適度、妥善率、油耗等,挑過車的都知道,總是會有好幾台車其中一兩項令人不滿意。

例如H牌的可能空間與價格就差一點、F牌的妥善率讓人卻步、T牌可能在安全性方面會弱一點等等。

常常會覺得很可惜,只要空間再大一點,我就會買這台了,怎麼不做大台一點勒。

車商當然也知道大家想要什麼,但即使只跟平價車比較,每項都能做到最頂的車也不存在。

因為「價格」是個重要的控制因素,每間車廠每個月能做出的車有限,如果供不應求得太嚴重,那很可能就會用漲價來因應,漲到讓一些人覺得「要是再便宜一點我就買了」為止。

股票市場就是這樣的運作原理,每檔股票賣出的人有限,當大家突然發現,某檔股票安全性、空間、馬力都是頂級,而且價格很合理時,就會造成供不應求的情況,最後價格就會漲到一些人不願意購買,讓供需回復平衡為止。

有趣的是,車界其實也有動能的痕跡存在,當F牌的車在路上拋錨時,就會更加深大家對該牌的既定印象,所以F牌做出的新車再妥善也沒用,這個動能還得持續十年以上,等舊車被汰換得差不多為止。

而T牌鋁罐車的印象也深植人心,因此哪怕是被大貨車追撞潰縮了,也會更加深「鋁罐」的印象,即使新的休旅車撞出了5顆星的安全性,還是許多人不這麼認為。

而股市也是一樣,當一支股票確實很優秀時,慢慢就會進到世人的眼中,越來越多人買以後,股價水漲船高就會讓更多人發現。

所以,當這支股票已經超越它該有的價值時,很可能沒這麼快停得下來,這就產生了泡沫。

以人性來說,動能或泡沫是絕對存在的,但不代表你就可以大吃別人豆腐,因為你無法確定這個泡沫會吹得多大。

常看車子的相關論壇會發現,每個月大家也會緊盯銷售排行,但同樣的數據大家卻有不同解讀。

像是某牌銷售走下神壇,大家可能會幫忙找各種理由:前一個月太強導致月減、消費者在等改款、對手價格戰的短期現象等等。

這個銷售排行就像股價,你可以相信這個月的下跌趨勢只是某個特殊原因造成的,但下個月、下下個月是不是大家還會買單就很難說了。

如果大家還「相信」這檔股票沒什麼問題,股價就可能會繼續漲,但當大家發現這檔股票有點問題時,股價就會快速修正到該有的水準。

所以,重點不是對不對,而是什麼時候,你可以看出股票有泡沫,但你不知道什麼時候大家會發現股票有泡沫。

跟買車一樣,大家其實跟你差不多精明,在看法上會有些出入,但平均而言,每一筆銷售,都代表每個人深思熟慮後的結果,群眾的智慧應該要尊重。

三明治先生
三明治先生
文章: 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