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花費管理,讓理財事半功倍
時間管理的重點就是區分重要/不重要的事,今天來聊聊財務管理,一樣要區分重要/不重要的事,許多人常常搞混優先順序,所以總是事倍功半。
重不重要是相對的,今天講的每件事其實都會影響財務,但因為我們意志力有限,所以要挑比較關鍵的先做。我們今天先講「花費」,下面是3點不用太在意的花費。
①省日常花費
很多新聞媒體會算給你看,一天省下一杯珍奶,一年可以省下多少錢。的確錢是能省則省,但這並不是個人財務上最重要的事。
一天70元一個月2000元,如果你真的30天每天喝,那我會覺得有需要調整,但如果你只是幾天才想到喝一次,甚至是喝30元的原茶類,我覺得偶爾的放鬆是ok的。
②找特價品
包括紅利點數、加油折扣、買多打折、開幕活動等各種特價,這些本質上都是商人想吸引客人的手法,不是說不能參加,只是你要比其他客人更精明一點。
一件1000元的衣服省下300元並不叫省錢,因為你仍然花了700元。
很多時候我們都買了現在還不需要的東西,如果現在還不需要,即使是限時特價你都應該忍住。
③省下娛樂花費
跟朋友聚餐、看場電影都會給你情感價值,雖然這些錢花完就沒了,而且是很容易可以省下來的,但長遠來看省下來未必是好事。
人畢竟還是社會動物,去了不會讓你放鬆的聚會當然不用去,但如果是跟放鬆的人去看場電影、甚至帶全家出去玩玩之類的,你可以用「記憶股息」的概念去看待,只是把錢投資在人際關係與回憶上,不能直接算是浪費。
接著再講講大家不一定會注意,但其實很「重要」的三種花費。
①被動支出:
訂閱費、網路費,交通費甚至時間成本,這些你看不到的支出,就像一個水龍頭不斷在放水。
網路真的需要吃到飽嗎?訂閱的內容都有在看嗎?上班一定要開車嗎?開幕特賣會值得你花時間去排隊嗎?
在理財上最重要的是先把水龍頭關到最小,這跟上面的買飲料的錢差在哪裡呢?被動支出都是隱形的,因此你多花並不會有愉悅感,少花也不會有什麼感覺,這部分就能省則省。
②重大花費
像是一台車買100萬與80萬就差了20萬,但配備真的差這麼多嗎?
房子依據物件不同差了幾百萬,是不是也有討論空間呢?
即使是買家電,轉個念是不是幾萬元就省下來了。
③投資
許多人在日常省下了許多開銷,對花費精打細算,但在投資就非常馬虎,隨便聽到明牌就幾萬、幾十萬丟進去,運氣差一點幾萬塊就虧掉了。
日常要省,投資更要注意,投資的最高指導原則就是「不要賠錢」,這些錢都是你努力賺來 ,又辛辛苦苦省下來的,怎麼可以讓它虧掉?
今天講了3種不用太在意,與3種你應該要很在意的花費,不知道你被說中幾點呢?我們意志力真的有限,如果你總是糾結在不重要的事上,遇到重要決定時,你就很難控制好自己的思緒。
尤其是不管買房買車買保險、投資或是訂閱,只要是重要決定,都會有不同種類的業務員不斷跟你推銷,這時正是需要良好的判斷力與意志力的時候。
你應該反過來,把眼光放在這些重要的事上,至於不重要的事,等行有餘力再來處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