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回家路》真實發生的奇蹟故事,用堅持創造出來

5歲的印度小男孩意外走失,被澳洲養父母收養長大,在20多年後想起回家的線索,循線找到回家的路。

這部《漫漫回家路》是真人真事改編,年幼的薩爾是乖巧懂事的五歲小孩,生活在印度一個小村莊,他知道家裡經濟不好,所以平時喜歡幫媽媽、哥哥一起打工。

這天他吵著要跟哥哥去夜間打工,哥哥禁不住他的要求所以帶了薩爾去,結果薩爾禁不住睡意,哥哥只好把他放在車站自己先去打工。

只是明明說好不要亂跑,薩爾一覺起來卻忘記了,恍恍惚惚走到車廂裡卻又睡著,被火車載到加爾各答,在這裡經過了一些波折後,被澳洲養父母(大衛·溫漢、妮可·基嫚)領養到了澳洲。

在印度每年就有8萬的孩童走失,薩爾也遇到人蛇集團只是幸運逃脫,而且他遇到的養父母都是有愛心的好人,所以現在我們才能看到這個故事,不誇張地說,只要過程稍有差池,這個感人的故事就不會成立。

薩爾到了澳洲後順利長大成人,而且有不錯的工作與女友,但一天與朋友的聚會看到熟悉的印度小吃,讓他想起了最照顧他的媽媽與哥哥。

的確,他那時還只有五歲,而且根本不知道自己家鄉的車站叫什麼名字,只知道那個車站有兩座大水塔,而且他跟著哥哥先不知道坐了多久了火車到打工處,又不小心坐上火車被載了一天一夜,只知道終點站叫加爾各答站,這樣要找到回家路是不是真的有點太難了。

但這似乎不是放棄尋找的理由,薩爾現在過得不錯,但他的媽媽可能還不斷在尋找他,更別說他的哥哥了,從劇中不斷看到哥哥很照顧他,但薩爾是哥哥帶他去打工時走失,哥哥肯定會承受很深的責備與自責吧。

薩爾算出了列車的速度後,以加爾各答為中心找出了數十個可能的車站,接著藉助Google earth來漫遊在空照圖,希望能找到自己的家鄉。

關於Google earth的發明過程可以看《圖謀》

聽起來很不可思議,因為空拍圖至少也有幾千幅,而他的線索只有兩座水塔,方向還是由上而下拍出的,更別說當時的解析度來說,也只能看出兩團模糊的影像。

薩爾陷入了死胡同,他已經無法放棄尋找親生家庭的想法,卻又找不到尋找的方法。

他辭掉了工作想專心尋找故鄉,但其實沒什麼進度,女友說他整個人的心像丟失了,有如行屍走肉一樣。

陰錯陽差之下,他終於找到了回家的路,在故事的最後迎來了大高潮,也知道了媽媽與哥哥的現況,這部分就留給大家自己去體驗了。

值得一提的是,薩爾在煩燥時期一度向養母說出「我很抱歉你生不出孩子,才需要領養我們(指薩爾與弟弟)有過去的小孩。」

養母回答說,其實她是生得出小孩的,只是他們生小孩未必對社會有幫助,但領養一個失依的孩子,肯定可以為他的人生帶來極大的幫助。

換句話說,他們不是因為不得不領養小孩,而是自己選擇要用領養的方式來照顧小孩。

真的很佩服他們的愛心,因為印度每年有這麼多小孩走失,他們願意犧牲有「自己的孩子」的嚮往,用領養的方式幫助這些小孩,真的是很令人敬佩。

其實薩爾一直在養母與親生媽媽間拉扯,因為他放不下故鄉的媽媽,但又覺得去尋找媽媽的舉動,對養母來說是某種背叛,但養母對此一直是全力支持,甚至在片尾的真實影像裡,我們還看到養母與媽媽相擁的畫面。

這是愛與運氣的結合,是真實發生的奇蹟,但在奇蹟的背後,是薩爾的堅持、養母無條件的愛、與媽媽25年沒搬家的等待,才能造就這段奇蹟。

三明治先生
三明治先生
文章: 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