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平衡的好處、做法與注意事項,觀念錯誤可能毀滅你的投資組合

「再平衡」是個好東西,但你知道具體做法嗎,你知道標的只要納入個股,就可能有毀滅性的影響嗎?

在資產配置,如果有一檔配置漲得高了,其他的比例就相對降低,例如原本股票60%加上債券40%,結果股票漲了一陣子後變成65%,而債券變35%時,使用再平衡賣出總部位5%股票,用來買入債券,讓比例回歸60/40就完成了再平衡。

這可以讓你的比例維持在原本的設定,同時也是強迫買低賣高的設定,投資部位還是都有均值回歸的傾向,跌深終究會反彈;漲高終究會修正。

但再平衡的動作不是越常做越好,我們的目的不是要讓投資部位時時刻刻維持在我們要的比例,而是長期而言大致維持住比例,但又希望在這個買低賣高的過程中獲得一些額外報酬。

所以再平衡的時間就很重要了,《智慧型資產配置》書裡建議「至少一年」才進行一次再平衡,甚至兩年一次也沒關係。

這個時間可以讓你的配置之間走得更遠,例如股票賺得更多債券跌得更低時,進行再平衡可以讓你買入更多資產。

但要記住一件事,「再平衡」這件事應該只存在指數ETF與美國公債之間,個股或公司債就不建議使用。

購買個股你可以設定「部位上限」,但不是下跌就要再平衡買進,否則萬一這家公司最後倒了,會拖著其他投資一起陪葬。

例如你原本10檔個股各設定10%,過一陣子大家都漲了10%有家公司特別不爭氣跌了30%,你賣出上漲的公司使用「再平衡」,結果這家公司還繼續跌,你又不斷買進。

因為股票不會漲到天上,但會跌到歸零,所以雖然各檔個股的比例還是維持10%,但你的資產一直因為這家公司而減少,最後等公司快倒時,你的資產也少掉一大半了。

所以只有「不會倒」的標的才適合用再平衡,你知道股市終究會不斷向上,所以可以放心在低點買進;你知道美國公債倒債風險可以忽略,所以在大家都嫌棄它時可以勇敢買進。

其他不管個股還是公司債,只要它有可能會倒,或是只要你對它沒那麼有信心,再平衡執行起來就會有問題。

在滿天的壞消息下,你可能擔心這個標的真的不行了所以不敢買進,眼睜睜看著他爬回原本的股價;或是義無反顧拼一次,結果這次真的不行了。

如果你想進行再平衡,你可以使用投資全世界的VT、或投資美國的VTI、標普500的VOO、或台灣的台50等標的,搭配上美國公債,或是長年期債的TLT、中年期債券的IEF、甚至包含其他債券種類的BND都是不錯的選擇。

再平衡只是一個工具,在一些情況下再平衡可以帶來可觀的報酬,但報酬的主角還是你所投資的標的,選擇適合的標的與投資比例,再平衡才能發揮它該有的功能。

三明治先生
三明治先生
文章: 777